《我与四书的不解之缘》
《我与"四书"的不解之缘》
习近平主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自从我得到一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丛书》之后,就认真研读起来。读了《大学》读《中庸》,读完中庸读孔孟,时间安排三个月,数量质量要保证。如果是脑筋急转弯:读完四书需多久?答曰:一分钟。你不信?不是吹牛,二分钟我就能把四书倒背如流:"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倒背"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宋代理学家朱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他谈及四书时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虽然我有古汉语专业文凭,研读起来还是相当吃力,幸亏有拼音,有注解,方得以顺利进展,重新领悟。
我读四书的顺序,是从《论语》开始的。去年我用港历版的论语抄起,一段原文,一段译文,一段英文,很象"三明治",虽然我有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当年教中学生还凑合,现在读译文却力不从心,有如老叟重登泰山。不过抄一句算一句,走一步算一步,总比坐地冲锋强些。几个月总算抄完了,字虽不讲究,分开汉字英文还是不成问题的。今年三月离京返秦,九月从粤赴京,台历攒下半年多,遂计划用日历背面抄四书,十月先抄《中庸》,比较难懂,选用简体。十一月继读《大学》,体量不大,选用繁体。十二月抄写《孟子》,文章很长,只能择其要点,于是抄写变成摘录。
前季抄十九大报告,是用行书抄写速度快。后季抄四书用楷书,既要学古典,又要练书法,熊与鱼掌不可兼得。尽管我有几十年写毛笔字的软功夫,还是顾此失彼。我边学边想,有太多的感悟,如果把读书心得整理出来,只怕比《论语》还厚,比《孟子》还长,比《中庸》还深,比《大学》还难。每抄完一本,就孤芳自赏一阵,直到在国家博物馆看了著名书法家孙晓云书展的四书抄写才自愧弗如。不是小巫见大巫,而是班门弄大斧。那又如何呢?总不能见了姚明就退出篮球场吧,土行孙还不如我哩!
唯一使我聊以自慰的是坚持了三个月的四书抄写,使毅力经受了考验,正如我谈及书法练习时所总结的那样:
"我在2018年12月31日台历的背面,
抄写了最后一本四书《孟子》最后一章《尽心下》的最后一段。
按计划经过三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收益匪浅,
终于兑现了不把今天的任务推到明天的诺言"。
天马行空2019年元月2日
附件
-
IMG_20190102_151559.png
(973.82 KB)
-
2019-1-2 15:31
-
IMG_20190102_162143.jpg
(786.05 KB)
-
2019-1-2 16:25
-
IMG_20190102_162200.jpg
(829.65 KB)
-
2019-1-2 16:25
-
IMG_20190102_162357.jpg
(553.76 KB)
-
2019-1-2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