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乱弹五篇
《说三道四》乱弹五篇
(序言)
有声无泪谓之嚎,有泪无声谓之泣。有声有泪才是哭,哭分三等和九级。
只说不笑念佛经,只笑不说聋哑功。不说不笑不热闹,有说有笑万象生。
一杯酒下肚,甜言蜜语,
两杯酒下肚,豪言壮语,
三杯酒下肚,胡言乱语,
四杯酒下肚,不言不语。
第一篇:《说三道四》
最常说的三个字:不知道;
最常问的三个字:吃了吗?
最早念的三个字:人之初;
最难写的三个字:非凤家。
最喜爱的三个字:人民币;
最难讲的三个字:我你他。
刘老师问小陶:“今天学的三个字会念吗?”答:“会”。“会写吗?”“会”。“会讲吗?”“不会”。于是刘老师设身处地讲道:“我,我是你老师,你,你是我学生。她,”指着旁边女人说“她是你师娘。”小陶说记下了。回到家,父亲考孩子今天学的内容,让其讲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你老师,你是我学生,她是你师娘”。父亲给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训斥道:“小子你听好了:我是你大,你是我娃,她是你妈!”儿子委屈地找刘老师,说是你给我讲错了,害得我挨了一顿打。刘老师问到底哪儿错了,小陶顺手一耳光,说:“小子你听好了,我是你大,你是我娃,她是你妈!”这真是:
启发本是好方法,看你如何运用它。
用的对了好理解,用的错了出笑话。
第二篇:《成语接龙》
成语是中国人约定俗成的词汇,是华夏文明园地的一朵奇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意译,不能直述,如果把“胸有成竹”译成“肚子里有一根竹子”,把“打成一片”理解为“两人打架众人拉也拉不开”,那就大错特错了。
成语接龙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好比运动会上的接力赛一样。以十二生肖开头的成语接龙,让人大开眼界:
“鼠目寸光一—光明正大一—大海捞针一—针锋相对一—对牛弹琴——琴棋书画——画龙点睛—一筋疲力尽——尽心尽力—一力不从心”……
成语接龙是体现了一个人文学素养。《红楼梦》中有一个镜头:当一个个文学才女们天衣无缝的链接传到薛大傻子那里时,一句俗不可耐的粗话让众才人忍俊不止。
成语接龙也在与时俱进。网传一老教授用扑克的形式,创新出一套成语接龙,深受青少年喜爱,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最有趣的是把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化。如一对新婚夫妇的成语接龙令人耳目一新:
良缘天成一一成双成队一一对牛弹琴一一勤俭持家一一家门不幸一一幸亏有我一一我是你妈:妈…哎…妈…哎…妈往下说一一妈没词啦!
第三篇:《灵人和闷人》
农村把聪明叫做“灵”,把愚蠢叫“闷”。灵人问闷人:怎样才能使你变灵?闷人说:这个不难,吃上二斤肉就行了。灵人决定实验一下,于是找了两个闷人,大鱼大肉管了个够。你别不信,还真管用,两个闷人顿时聪明起来了,突然明白了事理:一个说,吃了肉才知道人的脚掌为什么朝前不向后?朝后是怕被人踩住了。另一个说,我现在才明白:人的鼻孔为什么面下不面上?面上是因为怕被雨灌进去!
百姓村有灵闷两姓人家,都很重视对后代的培养。灵先生要考一考儿了智力,给他一文线,让他去买一文钱的凉饸饹,还要一文钱的盐和一文钱的醋。儿子欣然应允,到村头饸饹摊买了一文钱的饸饹,免费调了许多盐和醋拿回来。灵先生看了直夸儿子比爹强,便放心把家交给了儿子去管理。
闷先生想看一看儿子的本事,给了他一个银元一个碗,让他去买一斤油。儿子称了油,但碗盛不下,便把剩下的油倒进碗垞里,小心翼翼捧回家。闷先生看见了,问一个银元怎么才买一碗垞油?儿子说,大头还在碗里呢!于是把碗翻了个底朝天,闷先生给了他一个耳光,说你比你爹还闷!
第四篇《诚信为本》
人以信为本,商以诚立足。日本的麻袋大王白手起家,他的运输团队从厂家买一条麻袋5角钱,卖给用家5角钱。一年后,他把票据拿给厂家看:我一年没挣一分钱,这样的生意难以为继,厂家感其诚实,把每条麻袋售价降低5分。他又把票据拿给买家看,买家念其信用,给每条增加5分。就这样,以一角钱的利润,包揽了全部的麻袋生意,成了首屈一指的资本家。
机遇内含机会和际遇。抓住机会就会一往无前,错失机会就会一蹶不振。中国两家鞋商各运一船布鞋到非州去,到那里发现当地人都是赤足,于是一家后悔莫及,铩羽而归。另一家则免费发放布鞋,大力宣传穿鞋子的好处,结果是生意兴隆,享誉一方。
大商家有大商家的智慧,小商贩有小商贩的本领。有位朋友讲了他的经历,有一次从省城回来,路途看见邻县正在出葱,便与人家签订了合同,每斤一毛钱,交了二百元定金,约定第二天拉货。次日他多了个心眼,先骑辆自行车去探虚实,结果一到葱地便傻了眼,人家把葱早挖好了,而且捆挷得严严实实,内边都卷了土,照此拉回家,非陪几千块钱不可。朋友急中生智,谎说内急,从玉米地逃脱了。到家后他给大伙讲了这危急的一幕,另一伙伴听了说让我去处理此事,他开了一辆车到葱地,对卖葱人说,我伙计有急事,派我来拉葱,咱们按质论价,互不吃亏。打开一梱葱,抖出十斤土,最后商定,每梱减十斤份量。拉到村里后,由于物美价廉,你一梱我一梱,一袋烟功夫,一车葱一抢而空。朋友也得到定金和自行车,那一位更是挥土如金。正是:
中华美德重诚信,一言九鼎效君臣。
爱财有道真君子,言而无信枉为人。
第五篇《揭被夺镯》
汉语词汇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同样的字词,不同的位置所表达的意思却谬之千里,古文尤甚。如“人犯”,相当于“犯罪嫌疑人”,“犯人”则是定了性的罪犯。
话说古代有位县官接到一个案子:原告状告人犯钻入其家,揭被夺镯致主妇含羞自尽。县官把犯人杖打四十,逐出衙门。原告不服,县官解释:揭被为了夺镯,罪不至死。于是原告另请高人写状,罪名改为“夺镯揭被”,县官重审,既夺镯构成抢劫,又揭被构成强奸,数罪并罚,砍头示众。
传说曾国藩当年带兵打仗,多尝败绩。他给朝廷奏章上写道“愈战愈败”,饱受皇上和群臣的责骂。后来改为“愈败愈战”,反而受到嘉奖。屡战屡败是毫无胜算的坚持;屡败屡战是在顽强抵抗的坚守,从中也可看出其圆融通达的处世哲学。这才是:
话是一样话,看你怎么说。
活人能说死,死人能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