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中印佛教陀罗尼真言演变史

中印佛教陀罗尼真言演变史

中印佛教陀罗尼真言演变史


  原始圣典中的咒术

  在释尊的时代,反对神秘;否定神权,破斥方技之术,一切咒语术数之学,均非释尊所喜。长阿含经卷十四。二一“梵动经”所载:“如馀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唤鬼神,或复驱遣,种种祈祷,无数方道,恐热于人,能聚能散,能苦能乐……或为人咒病,或诵恶咒,或诵善咒……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诵刹利咒,或诵象咒,或支节咒,或安宅符咒,或火烧、能为解咒,或诵知生死书,或诵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沙门瞿云无如此事。
  到了部派佛教的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诵律卷四十六等,即有佛陀听许持善咒治疗宿食不消、毒蛇、齿痛、腹痛等记载。佛在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中,为了降伏诸天,结了数咒。佛在杂阿含经卷九:二五二经,也向舍利弗说了毒蛇护身咒,可见,密咒的使用,早已出现在原始圣典中了。不过早期圣典的咒法,系用作治病为主;降伏诸天,策使鬼神的密咒,是比较晚出的。若照佛陀的本怀而言,推定密咒之为晚出或增订,是比较恰当的。唯其密咒之具有相当的效验,则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佛陀最初禁绝,继而至部派佛教如法藏部,推尊目犍连,盛说鬼神,咒法渐行。到了大乘密教,更进而以术咒哲学化,完成了高深的理论基础。咒术之能产生效验,那是无可置疑的。
  

  印度佛教的陀罗尼 

两部分:一如来应化身(释迦)所传的真言

    二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 



  如来应化身(释迦)所传的真言,简单易行,多与大乘经典结合。没有复杂的仪轨。可以说是陀罗尼的真言乘。初期的大乘经典而言,也尚未见明咒,例如般若心经的“即说咒曰”是后增。法华经原来无咒,后来在嘱累品后附加数品,即有了陀罗尼品。仁王经、理趣经,原先无咒,到唐译本即有了咒。

  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在西元第七世纪左右由大日经而完成纯密的理论,唱即身成佛。稍后出现“金刚顶经”而导发了后期的金刚乘,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最重视法统的师承,传受密法,必须金刚上师(秘密阿梨)的灌顶,修持密法的仪轨,必须请金刚上师的加持,因为金刚上师是由师师相承而来的大日如来的代表,也必是修法有了成就的瑜伽行者。因为密教是心法,不同显教可藉语文而领受,密教必须师弟秘密授受。这一观念在婆罗门教的梵书至奥义书时代,已很风行。
   根据密教的传说,密教是由大日如来(摩诃毗卢遮那Mahavairocana),传金刚萨多(Vajrasattva又名金刚手、执金刚、持金刚),金刚萨多是大日如来的内眷属,是诸执金刚的上首,处于金刚法界宫,亲蒙大日如来的教敕而结诵传持密乘,成为付授密一法的第二祖。释尊灭后八百年,有龙猛(龙树)出世,开南天铁塔而亲向金刚萨面受密乘,为第三祖。龙猛传其弟子龙智,为第四祖。再过数百年,龙智七百岁,传付第五祖金刚智。金刚智例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的开元三大士之一。而善无畏是如来应化身(释迦)所传的真言的修持者,自然不在此传承的框架下。
  龙树将密乘下传龙智,胜天的弟子毗流波,又尝学于龙智之门,胜天则为稍后于护法的人。又有月称的弟子护足,也曾从龙智求学。因而就有人传说龙智寿长七百岁了。
  但据“蜜教发达志”卷三所说,金刚智的师承是师子国的宝觉阿梨,不是龙智。
  据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二十二章中说:在僧护时代,事部及行部的二类,显然已流行约有二百年了;但是,瑜伽及无上瑜伽二类,此时尚未出现,直到后来的波罗王朝时,始见宏传。 

   西藏的密咒

  西藏的真言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印度密宗后期的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另一部分是本土的地居天(鬼神)所说得咒。

  十一世纪,波罗王朝末期及斯那王朝时代,回教军队更加深入,终将佛教的最后据点之东印一隅,也被一扫而光。于是,密教的大师星散,多经克什米尔诸地而避入西藏,部份则逃至尼泊尔一带。硕果仅存的那烂陀寺,也祗剩下七十余人。不久王室改宗回教,未逃出的佛教徒,不改信回教,便入于印度教,西元十二世纪之末,佛教便在印度绝迹了。于是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在西藏传播。而没有如来应化身(释迦)所传的真言,这时和汉地的真言所不同的。
    

  汉地的密咒

  主要是大乘经典中的真言部分,就是释迦所传的真言,善无畏所传的真言大部分也是如来应化身(释迦)所传的真言,这时汉地真言的主要部分和依经修持的主要形式。而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真言,在中国始终没有生根,虽然有金刚智、不空和后来宋代译师的翻译,但因不合中国的文化和国情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断:

  传承、上师、灌顶的概念不是佛教所固有的,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只是适合于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

  对于如来应化身(释迦)所传的真言,不可以用如来报身(大日)的所传的密法体系来判断。反过来,修持释迦佛所传的密法,也不要因为后期的密法不是佛陀所传就用左道密的概念来排斥西藏密法。不可以用狭隘的自我立场来判定他人的修行功过。从翻译的资料和经典的译本来看,同一个咒语,都有这样的过程就是,从隋唐简单的释迦佛的传咒,到宋代多被演变成报身佛复杂的仪轨修行方法。即是真言发展阶段的另一个侧面的反应,若要深入研究可以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为主要参考资料,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转贴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最佳文章
【封面】 【电子禅堂】 【电子禅手机图片展】 【电子禅趣小剧】 【电子禅最新】 【赞赏】
Since: 2001 站长:韩孝勇(大象) 共享版权:CC BY 4.0 法律顾问:薛永谦律师
中华人文学会有限公司【电子禅工作室】 地址:华藏世界海-娑婆世界-中国香港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电子禅国际 DIANZIC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