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戒幢佛学研究所2013年招生在即

戒幢佛学研究所2013年招生在即

戒幢佛学研究所



僧伽教育部2013年招生简章



戒幢佛学研究所是经国家宗教局正式批准的综合性高等佛学教研机构,依托于历史悠久的苏州西园戒幢律寺。西园戒幢律寺乃全国重点寺院之一,融道场、园林为一体,道风纯正、景色清幽。近年来,寺院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在普仁大和尚的苦心经营及十方善信的护持下,面貌焕然,形成独具特色的道风、学风与家风。尤其是集教学、修行、弘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三宝楼,以及可供二百余人住宿的学生宿舍楼等软硬件设施,为学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修环境。
戒幢佛学研究所汇聚了国内教界优良的师资,配置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微机房、网络室,图书馆拥有十余万册以佛教类为主的文史类专业藏书,在全国寺院中首屈一指。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拥有二十多年佛教教育经验,在对传统及现代佛教教育进行反思和探索过程中,结合理论与现实需要,提出佛法修学应围绕“皈依、发心、戒律、正见和止观”五大核心要素展开,并以此确立本所教学计划和修学次第。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吸收传统佛教教育之理念,改观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佛教实践生活注入教学过程,逐渐形成学修一体、活泼实效的特色风格。
本所教育依佛法的修学次第,以僧格养成、迈向解脱及成就佛陀品质为目标,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本科阶段,下设僧伽教育部,完成本科时期的教育,重点为修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科阶段成绩优秀者经考核进入本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研究所2013年计划招收本科班学员,欢迎以绍隆三宝事业为己任的佛子和有出家意向的在家居士报考。

一、学院学制、招生对象、培养目标:
1、本科班,学制四年。报考者应具有国民教育高中(含中专)学历,出家僧众适当放宽。本阶段以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及养成僧格,重视道次第和律仪的基础,掌握佛法基本要领和学修次第,具体开设戒律清规类、佛法要领类、止观实践类、经论选读类、文化素质类等课程;重视出离心、菩提心的培养和闻思正见的获得,以迈向解脱的教育为目的,开设课程主要有阿含、戒律、唯识、中观等重要经论,同时也兼顾佛教历史及各宗派知识的了解。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提前报考研究生班。
2、研究班,学制三年。研究班的招生对象是已有国民教育本科(含大专)学历,并具有中级佛学院以上毕业文凭者,以及本所本科生中学习优异者。研究班设有唯识、中观、阿含、戒律等专业,适时会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和意愿,安排适当的指导老师和课程。本阶段主要以菩提心的修学和菩萨行的实践,以生命圆满的教育为目的。掌握一个宗派的正见并能运用,具备一定的研究、弘法、教学或管理能力。

二、基本条件
1、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心纯正,信仰坚定,无任何历史问题。
2、学佛一年以上,年龄在18周岁至40周岁之间的出家僧众和具有出家意向的男众居士,无婚姻或恋爱关系。
3、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残(隐)疾、传染病及精神病,没有不良嗜好。

三、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即日起截至2013年7月14日。
2、出家众须提供所在寺院推荐信或当地佛教协会同意书。有出家意向的男居士提供当地派出所或户口所在地居委会证明,说明没有政治问题和违法情况。
3、撰写一篇《我的学佛因缘》,并附个人求学登记表一份。
4、学历证书与身份证的复印件、常规体检表、近期一寸免冠彩照四张。
5、以上资料及个人联系方式在报名截止日前寄到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教学部。
6、经我所审查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给准考证。

四、考试安排
1、考试时间:2013年7月22日至24日
2、考试地点:戒幢佛学研究所教室
3、考试科目:
语文(高中程度)
综合知识(含时事政治)
佛学基础(参考印顺法师著《佛法概论》;济群法师著《菩提路漫漫》)
英语(高中程度)(成绩仅作参考)
4、相关事宜:符合招生要求并正式报名者,经申请取得同意后,可到西园寺复习备考,由寺院解决食宿。

五、招生名额
本科生40名
六、有下列情况者,一律退回原推荐单位
    1、入学时经体检复查不合格,不符合入学条件者。
    2、入学后学习不认真,跟不上教学进度,不能遵守学院规章制度者。
3、入学后连续病假或事假一个月以上,或者患上传染病、精神病,违法违纪,发现有不良嗜好。
4、凡退学者,一律退回原推荐单位。

七、在校期间的待遇
  1、食宿免费,每月发给必要的生活费。
  2、医疗费按学院有关具体规定给予报销。
  3、教科书由本院发给,不收费。

八、毕业去向
1、本科生经测试合格者,升入研究班。
2、研究生经考试合格者,留在本所参与教学、弘法。
3、留在本寺常住从事管理、服务工作。
4、推荐至其他寺院或回原寺院。

九、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戒幢佛学研究所教学部)
    邮编:215008

联系人:净智法师  (15850051937     12:00 -- 14:00接听)
              陈刚居士    18951104686  
      电话:0512-65520351 (教学部)       传真:0512-67232911
      网址:http://www.jcedu.org            电子邮件:jiech21@263.net
详细情况可参阅戒幢佛学教育网有关戒幢佛学研究所的介绍。



戒幢佛学研究所



2013年1月20日



(附件: 个人求学登记表)

附件

戒幢研究所2013年招生求学登记表.rar (3.79 KB)

2013-1-21 10:11, 下载次数: 2470

TOP

以下文章完整版请访问戒幢佛学教育网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4349


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节选)
             释济群
    
      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且有着非常优秀的教育制度。社会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佛教早就提倡了。确切地说:佛教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佛教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断烦恼、开智慧,成佛做祖。将凡夫改造成圣贤,这是何等的素质教育!
  遗憾的是,清末民初以来,佛教教育也和中国的传统教育一样,接受了西方学院式的教育,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生存技能为目的,背离了东方传统以做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许多佛教院校也和社会大学一样,成为纯粹传授知识的场所。许多青年僧人通过佛学院的几年学习,往往信仰淡化、道心退堕,甚至还俗回到社会;而许多佛学院毕业的学僧,在教界也往往口碑不佳,予人“能说不能行”、“高不成低不就”的印象。
  佛学院承担着续佛慧命的责任,我们要培养的是宗教家,其行为足以为人天楷模。假如品行太差,连社会一般人的素养都比不上,何以化导民众呢?所以,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是倡导素质教育,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重点。
   有品学兼优的老师引导
 佛教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传授做人的方式。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个佛学院的教师,不应只具有某学科的知识、足以引导学生去从事研究就了事。在做人方面,也应该是个成功者。当然这里说的成功,主要是从品行、修养而言。
   好的老师应该是生活的艺术家,具有良好的品行,淡泊物质的追求,高度关怀现实社会,内心宁静,行为洒脱,一言一行都足以为人典范。老师的人格魅力或感召力,是造就品学兼优人才的重要因素。一个缺乏德行的老师,在讲台上宣扬道德的意义,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其言教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品行高尚的老师,其人格就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一言一行都会产生无形的教化作用。一位有德的高僧,有时甚至无须开口,只要坐在那里,就能使一个十恶不赦之徒生起善心。
     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里
     古德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老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佛陀,也是坐在菩提树下悟道,而不是在现代化的教室里。
  现代教育大多局限在教室或实验室,虽然培养出许多专业的人才,但身心健全的却少而又少。他们只会做学问、只会赚钱,但不会做人、不会生活,对人生认识惊人地无知。这也说明了现代教育的失败。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孩子。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觉得很紧张,一旦回到自然的怀抱,就能体会到放松、自在。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出现。而科学的灵感或修行上的顿悟,也都是是从放松中来。今天的社会红尘滚滚、人心躁动,处于其间,我们名利得失之心会日益增强。回归大自然能使人宁静,使我们的名利之心淡泊下来。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听闻鸟语花香。可以在水边沉思冥想,在林中独自漫步,在草地沐浴阳光。老师可以经常带着学生参加劳动,或踏青郊外,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思考、讨论宇宙人生的问题。
     生活条件要简朴
  佛经称我们这个世界是欲界,人们都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由占有而攀比,由攀比而竞争。在欲望的鼓动下,整个社会都疯狂了。人们只知一味地追求物欲,并在追求物欲中迷失了自己。
  在这里,我想起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同时也想起佛陀告诫弟子们“少欲知足”的修身之道。欲乐与法乐往往不能并存,两者之间,我们崇尚什么?希望追求一种怎样的生活?这在教育期间就应该开始培养。
    我们希望所培养的人,永远保有儿童的纯真,这就需要创造一种简朴的生活环境。在物质生活上简单,在人际关系上真诚。他们不会在衣食住行上挑剔,不必为与人相处而烦扰,这样才能拥有宁静的心,才能把整个身心放在对佛法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上。
      有适当的空闲时间自由思考
  经商忙,从政忙,读书更忙。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中学生高考前紧张复习,年轻教师为职称辛勤奋斗,老教授为带动学术研究不懈努力。庄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今天的知识,比两千年前又增长了百千万倍。我感觉知识就像太平洋的波涛,人类早就被自己制造出来的知识淹没了。
  佛教成了佛教学,佛法几乎就死掉了。把佛学当做学术研究之后,佛学就成了一种专门供人研究的学问。因此,许多研究者反而忘记了佛陀创立佛教的最初意义--佛教是为改善现实人生服务的。许多学者的研究,很少考虑佛教契理契机的问题。为了研究一个问题,把大量时间花在看资料上,整个身心都陷入错综复杂的资料堆中,终日案牍劳形,身心疲惫不堪。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佛方式,但那是和做人没有关系的方式。
  真正的学问,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悟。不是为了应付什么,而是自由、自发的学习。同时,心中不能有任何成见,观念中不能有任何框框套套。对一个领域的学习,除了掌握一些该学科必要的知识,读几本经典性的原著之外,应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对该学科的重要问题作自由思考。
  我觉得治学应该像做人一样,要简明。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像个图书馆一样,给人感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一开口就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要有智慧,能过滤吸收,像胃肠一样,只吸收那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把多余的通通排泄掉,丝毫不留在体内,造成生命的负担。
     基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怀
  任何一种学问都有自身关心的对象、解决的问题。研究佛教,首先应该知道佛教关心什么。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太多的误区,诸如神秘化、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学术化等,使得佛教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
  佛陀基于对人生的困惑发心出家、修道,由人而成佛。其后说法四十九年,也基本是着眼解决现实人生的痛苦。因此,佛教本来就是属于人生的。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关心现实人生,才是佛教的本位。
  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的问题都更多。如何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现实社会人生的问题,是当今佛教徒应该思考的,也是佛教在新世纪应该发挥的作用。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人类心理健康、环境保护、毒品泛滥、道德重建、世界和平等问题,佛教都有极好的解决方式。针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正确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是今天佛教徒的使命和任务。
  佛教教育,不应停留在纯哲理的思考或纯学术的研究上,应该结合现实社会人生,从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出发,去学习、思考和研究。从对自身生命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己及人,关怀社会大众。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就养成对现实社会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从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养成高尚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人,应该有高尚的人格。
  人格的养成,是无始以来的积累。通常,人们是随着自己的习性在生活,从而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格。不健康的人格,是恶劣生活环境、错误人生观念、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缘造成的。佛法讲因缘,人格不是天生的、固定的,而是长期积累的,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因缘,就能养成什么样的人格。
  如果教育只是知识的传授,那么局限在教室也是可以的。可是,我们的教学是为做人服务,局限在教室里显然是行不通的。知识可以从教室里学习,但人格必须通过如法的生活来训练。如法的生活,是通往真理的生活,是完善人格的生活,是绝对健康的生活,是让生命安祥、自在的生活。
   佛教培养人才,应该创造一种如法的生活环境。除了上面说到的自然环境、简朴生活及下面将说到的树立人生正见等,戒律的生活,是为获得完善人格、趋向解脱自在而设立的最佳方式。依戒律建立起来的僧团生活,是法律平等、财富均衡、思想统一的清净生活。
  戒律中有关于禁止人类恶习流露的规定,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僧团每半月进行布萨,以戒律检查自己的身心是否清净。有人犯了错误之后,僧团通过羯磨,帮助其发露忏悔,改过自新。此外,还有针对人心摆脱贪著的许多规定。如法的戒律生活,是塑造养成良好人格的关键。
      每天有相当的禅修时间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不断寻求种种安慰、剌激、满足,可这颗心越向外追求,越躁动不已。安心是佛教关心的重要课题。
  眼下许多佛学院学生流动性很大,不稳定,正是因为不安心的缘故。学生毕业后,不能在一处住上五年到十年,这里走走,那里住住。不能一门深入地学习,东看看,西翻翻,也是因为不能安心的问题。
  佛教之有禅,尤如基督教之有祈祷。禅是佛教的灵魂,我们的佛陀便是参禅悟道的。佛陀给我们开示的修行次第,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禅定是开发生命中无限智慧的必要手段。教理虽然能给我们提供人生正见和解脱烦恼的方法,奈何凡夫积习深厚,在烦恼习气面前,人类具有的佛教知识,时常会显得苍白无力。唯有禅定的力量,才能降伏妄想、降伏烦恼,使这颗躁动不安的心安静下来。
  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其中,法相、三论、华严、天台在修行上原也是止观并重的,既有理论,也有实践,现在却只剩下了空洞的理论。各个宗派虽然有自己的观法,如三论宗的空观,唯识宗的唯识观,天台宗的三谛三观等,却很少有人能将这些观法修起来。原因是什么?因为缺乏止的基础。没有止,如何修观呢?
  未来佛教的教育中,应该重视禅定的修习。在汉传大藏经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禅修典籍,有待我们去整理、弘扬;南传、藏传佛教不但有许多禅修资料,同时还有不少禅修有成就的大德在各处讲授禅法,我们可以去学习引进,为佛学院的教学服务。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无限的宝藏,具足一切功用,教育就是开发这一宝藏的过程。学习经教是帮助我们认识这一宝藏及开发宝藏的方法,禅修则是开发宝藏的实际操作。没有禅修,我们就只有关于宝藏的知识,永远无法发挥生命中的潜能。而在教育过程中,错误的知识和教育方法,都不利于宝藏的开发,甚至会使这个宝藏越潜越深,乃至永远不见天日。难怪古人把“知”当成众祸之根。人类崇尚知识,但知识却有着很大的局限和缺陷。必须超越由知识所构建起来的意识层面,通过禅定之力平息纷扰的心态,才能开发出生命的无尽宝藏。
     重视人生正见的树立
  佛法以八正道为趣向解脱的不二中道,其中以正见为首。正见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正确的人生观念。那么,正见从哪里来呢?经论告诉我们,通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而来。
  佛教大小乘各宗都有自己的正见,如《阿含经》讲苦、空、无常、无我,声闻学者以苦、空、无常、无我去看世界,并从苦、空、无常、无我的修行中获得解脱;大乘的中观学者有中观见,以中观见去认识世界,从中观见修行得解脱;唯识学者有唯识见,以唯识见认识世界,从唯识见修行得解脱。
  如今,各个佛学院开设的佛学课程虽然很全面,大小乘各宗各都有涉及。但多数任课老师并非对某个宗派有很深见地的专宗学者。学生几年学下来,除了一大堆由死记硬背得来的分数和一些支离破碎的佛学知识,对佛法的一些基本知见,如缘起、因果、苦、空、无常、无我等,往往没有准确的把握。
  有些学员虽也能在佛学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但只是停留在哲学思考上,只是一种佛学知识,没有让这些知识和人生发生关系。他们虽然学到很多佛学知识,但对自己的生命依然很无知,人生丝毫也没有得到改善。这是佛学教育的失败。
  如果一个人是带着人生困惑去学佛,本着为究竟解决生命痛苦的问题去学佛,有着这样明确的学佛目的,那么在闻思经论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结合现实人生。佛法的正见就是人生的正见。把佛法的正见,变为人生的正见,需要有一个如理思维的过程。
  佛学院的教学,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思考现实人生存在的问题。比如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是什么?佛法怎么看命运?佛法如何参与人类的心理建设?佛教在宗教中有何独特性?佛法对人生痛苦的解决之道是什么?以及如何认识佛教的慈善思想和环保思想等。 
  能将佛法结合现实人生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佛法对人生的重要性。人如果傻一些,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倒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总还有那么些人,觉得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一想,问题就来了。有了问题就要寻找答案,结果遍翻古今中外的著述,踏遍千山万水地寻师访道,都难以得到圆满的回答。如果一个人带着困惑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因为听了佛陀的开示才解开多年困惑,找到人生的价值和究竟归宿,能不感动吗?也因为有了这些问题和寻找的过程,我们才会发现佛法的不共与殊胜。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对佛法猛生信心吗?
       参与一些弘法和慈善活动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似乎是乖学生的表现。可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个书呆子,不会做人处世,对社会大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能算是优秀的学生吗?
  《普贤行愿品》中,有一段让我每次念起来都会感动的话:“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沉溺在烦恼中,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多少人身患绝症,濒临死亡边缘,无钱医治,也无人照顾;有多少国家战火不止,疾疫流行,民不聊生;有多少失学儿童,眼巴巴地望着同龄人上学,自己只能在校外徘徊。当我们看到这些现象时,能不激发起慈悲心吗?假如我们有能力去帮助他们,解除他们的困惑,为他们带去幸福和安乐,不觉得很开心吗?这是一种互动的教育。在佛教教育中,应该善于运用这种互动的关系。从单纯的课堂教育、自然教育,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接受民众的教育。一个人长时间把自己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单纯的书本知识里,久而久之,就渐渐意识不到佛法对生命的重要性,同时对社会也会越来越冷漠。所以,接触社会有助于唤起我们的慈悲心。
  《普贤行愿品》告诫我们,发心学佛不能离开社会、离开众生,就像树木不能离开水份一样,否则就不能存活。菩萨离开众生,悲心也无从生起。基于这样的原因,应适当安排佛学院的学生参与弘法和慈善活动,这对学习无疑是一种促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启发而非灌输的教学方式
  如今的学校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国内大中小学普遍采用灌输式,教育似乎只是为了分数、文凭、升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在忙于掌握各门功课,以备考试、升级之用。这种教育,对学生的身心简直是一种摧残。
  目前,佛学院基本和社会的教育方式一样,也采用灌输式的手法。许多学院虽然提倡学修并重,实际还是以学习佛学知识为主。课程的安排方式,也与社会院校没什么两样。一周的课程,佛学课和文化课加在一起至少有七八门。在一天的学习中,一会儿灌输一种内容,一会儿灌输另一种内容,学生还没来得及回味,又得去接受新的灌输。
  传统教育是以做人修身为本,现代教育似乎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做人这个大前提,所以社会问题才这么多。学佛是为了做人,佛教教育主要是学习做人的教育,自然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认识上。基于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的思想,在教育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人们去认识佛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许多关于“佛性”的知识。
  佛陀开示的佛法正见,如无常、无我、缘起性空、万法唯识等世间的如实相,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并非只在佛经上才能找到。在现实人生中,随时随地都存在,只是凡人被妄情所蒙蔽,看不到而已。佛学的教育,就是要引导他们去认识。凡夫的人性中,有着太多的烦恼,学佛修行是解脱烦恼,这在教育中就要采取一种针对性的方式。对多贪众生说不净观,对多瞋众生说慈悲观,对多障众生说念佛观,对愚痴众生说因缘观等。
  从佛学研究所的办班来说,尤其应避免目前学院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在课程开设上,可分为专业课和公共课。专业课请法师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集中时间讲授,根据该课程的内容,集中安排三至五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黄金时间开设,连续上完为止,公共课则作为相应的辅助。 
    结 说
  佛教教育不应该与社会教育亦步亦趋,而要继承佛教优良的教育传统,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根本,全面培养学生的修证、管理、弘法、学术研究能力。佛教教育是以契理契机为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吸收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及现代文明的种种成果,建立契理契机的当代佛教教育模式,以弘扬佛法、利乐有情。

TOP

西园戒幢律寺佛教教育大事记(摘录)
(1996-2010)
     ❀1996年9月,戒幢佛学研究所开始试办。
    ❀
1999年5月,关于西园寺以戒幢佛学研究所为平台开展僧枷教育,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作出"赞同此一盛举"的批示,并担任戒幢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
1999年8月,西园寺网站正式启动,开始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佛法。2000年,这一网站正式命名为"戒幢佛学教育网"  (www.jcedu.org),并同时推出西园寺首座和尚济群法师的主页(www.jiqun.com)和网友皆可参与发言的西园论坛(bbs.jcedu.org)。


2000年3月6日至7日,西园寺举行佛教教育研讨会,来自全国佛教界的法师居士及学术界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达成如下共识:佛教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佛教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准确地掌握佛教的基本知识,又要具备高尚的宗教情操。


2001年8月,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下文,同意苏州西园寺开办戒幢佛学研究所 (国宗办函[2001]133号),并提出:研究所要立足佛学研究,学修结合,培养和造就爱国爱教且具有相当佛学造诣的高层次僧才。


2001年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苏州西园寺承办的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来自中国佛教协会、省市宗教局、省市佛协的领导及佛教界的法师、学术界专家学者和越南的长老、法师近60人出席了会议,西园戒幢律寺僧众、戒幢佛学研究所师生列席。

❀ 2002年3月,西园寺弘法刊物《人世间》开始出版发行,至2010年10月己出版16期,每期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采用比较通俗活泼的文风承载佛法大义,在读者申获得广泛好评。


从2002年4月开始,戒幢佛学研究所陆续编辑发行大量佛学主题的书籍、刊物、音像制品,作为特殊的智慧赠礼向大众结缘,亦有不少信众发心助印,使这些法宝长时间地广泛流通。


2006年4月13日,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戒幢佛学研究所师生参与本届论坛征稿,所著论文有三篇获奖。其中,济群法师著《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获得莲花奖(最高奖项),宗舜法师著
《佛教的和谐观小议》获精进奖,廖乐根居士著《当前弘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获法缘奖。同时,戒幢佛学研究所参与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简讯编辑工作。


2006年10月,西园寺举办第一届戒幢论坛,主题为"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2007年4月举办第二届戒幢论坛,主题为"唯识教观及当代弘扬",2008年举办第三届戒幢论坛,主题为"佛教与心理治疗"。每届戒幢论坛均得到了佛教界、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对于佛学研究和佛教界的现实问题,如佛法传播、教团建设、僧才培养、佛法与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结合等,戒幢论坛都具有良好的沟通作用和显著的探索意义。


2007年5月,西园寺举办第一届菩提静修营,这是在家信众到寺院短期修行、闻法的活动。从此这一活动每年举行,至2010年10月已举办五届,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积极参与。


通过对于佛法修学体系的思考,并在实际观察中发现许多信众长期学佛却不得要领,济群法师在弘法中开始了对于《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弘扬。2007年下半年,西园寺开办招收信众的第一届菩提道次第专修班,学员通过对于《菩提道次第略论》的系统学习,可以掌握佛法修行的简明途径并打下扎实的修学基础,根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层阶梯逐步递进。2009年,又开办了第二届菩提道次第专修班。


2008年4月,西园寺选派戒幢佛学研究所学员成峰法师和云乡法师,参加由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活动,分别获得妙解奖、妙机奖。戒幢佛学研究所师生经常参与佛教界及社会各界举办的各类弘法与学术交流活动。


2009年3月28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以"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作为协办单位,积极参与该论坛的工作,并由所长济群法师主持承担一个分论坛,讨论的主题为"佛教修学体系的建设与反思"。此外,研究所还派出50多名学生担任论坛义工,得到组委会的充分肯定。


2009年,为了对戒幢佛学研究所办学十四年的总结,专门挑选出历届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编辑出版了《戒幢文集》,分为四卷,合计100余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文集内容丰富,涉及各宗派教理、修学法门、佛教历史与佛教文化等多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研究所的教学、研究成果。


2010年4月,西园寺开始面向社会举办观自在禅修营,这是一种集体禅修活动,以佛教的内观禅修法门入手,包括"一日禅"、"二日禅"、"七日禅"三种形式,可以帮助参与者通过禅修减轻工作压力,更好地认识和调整身心。

TOP

戒幢教育大事记(续) 摘录

❀ 2010年12月18日-19日,三宝楼落成落成庆典法会及办学十五周年座谈会在西园寺隆重举行,诸山长老、相关领导、护法善信共襄盛会;历届授课法师、教师以及毕业学员1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 2011年10月1日-7日,第六届菩提静修营如期举行。研究所法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全程参与。

❀“2011江苏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无锡祥符禅寺举行。戒幢研究所选派两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经会,其中一名获一等奖。

❀2011年11月11日-13日,主题为“佛法与心理治疗”的第四届戒幢论坛在西园寺召开。论坛邀请心理学界、教界学者、法师展开对话,并就正念在心理治疗的运用等重大议题作深入探讨互动。此次论坛还吸引苏州本地及各地高校、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公司企业相关人员200余人参与,反响积极,受益良多。会后,美国“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先生来到西园,作了禅修以及正念减压方面的专题讲座,并与论坛学者、研究所法师、研究生开展良好互动。

❀2012年1月8日, 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学员发心出家者六人因缘具足,在西园寺下院定慧寺举行了庄严如法的剃度仪式,西园寺首座、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担任剃度和尚。 剃度仪式在庄严隆重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新剃度沙弥及前来随喜的僧众、居士皆欢喜无量。

❀2012年10月2日-6日,苏州西园寺举办第七届菩提静修营。各地营员相聚戒幢;研究所法师以及研究生参与辅导。大众欢喜,同沾法益。

❀2012年11月6日, “2012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杭州佛学院举行。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是全国高规格、高层次的佛教盛会,旨在培养和发现汉传佛教优秀讲经人才。戒幢研究所选派学员一名参加并获得本届金莲花奖二等奖。

TOP

TOP

为便于2013年本科班报考人员系统有效的进行考前复习,6月28日下午,研究所针对主要考试课程举办了两场考前复习指导,来寺复习备考的所有考生参加了听讲。复习指导主要由研究所界文法师主讲《佛学基础》;廖乐根老师主讲《综合知识》,就考试范围作了介绍、划分了重点,讲解了试卷形式,给出了复习建议。与会大众认真听讲,颇觉受益匪浅。

TOP

复习指导音频已整理出来,已报名还没有来寺备考的同学可以在近日发电子邮件索取。教学部邮箱:jiech21@263.net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最佳文章
【封面】 【电子禅堂】 【电子禅手机图片展】 【电子禅趣小剧】 【电子禅最新】 【赞赏】
Since: 2001 站长:韩孝勇(大象) 共享版权:CC BY 4.0 法律顾问:薛永谦律师
中华人文学会有限公司【电子禅工作室】 地址:华藏世界海-娑婆世界-中国香港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电子禅国际 DIANZIC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