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佛经上传共享:《金刚心总持论》、《 佛说法句经》

佛经上传共享:《金刚心总持论》、《 佛说法句经》

佛经上传共享:《金刚心总持论》、《 佛说法句经》
(原书之序跋,均由真如妙心标点整理,稍加补充,以明大意,一并作为附录,置于经后,以飨学者,不敢与佛经混滥也。)
                       《金刚心总持论》
(又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金刚果论。附前言、跋语于后)
             后赵 天竺僧 佛图澄 译

                     
开示初机论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与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围绕听佛说法。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大法我意不通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乃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

金刚心论第二:

文殊师利有大方便。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汝所问当为汝说。时诸大众默然而听。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何名金刚心。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所以者何。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刹。心是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不明自心。名未成佛。若人明自心。达自性。依佛修行。决定成佛。胜如颂读金刚经三十万遍。功德无比。何以故。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自心流出。无穷无尽不坏不杂。故名金刚心。悟此心者。名悟佛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所以有成佛者。有众生也。


金刚经论第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名金刚经。世尊曰。金刚喻自性。经者喻自心。若人明自心。见自性。是人自己身中有经。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出生四果、四相、十圣、三宝。乃至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功德皆从自己心地修成。不从外得。何以故。若是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己心佛。时时说法。时时度众生。时时现神通。时时作佛事。得此理者。名持金刚经。名得金刚不坏身也。


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未审云何是四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知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得初句意。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悟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诤阿罗汉果。此四句偈。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十种功德论第五:

佛告文殊师利。前佛后佛一体。皆在各人自己。明心见性。修而成之。然则佛性人人本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何以故。为无佛功。有求佛者。一用斋戒为佛基址。二投明师。指示功程。三识心性。了了分明。四用作福。助初发根苗。五用结缘。增自善本。六明因果。不妄主为。七破邪魔。远离外道。八用通理。不著有为。九用精进。习佛行德。十用通达。法法精明。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参求明师论第六:

复次文殊师利。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一向执著。认妄为真。或有执著。经书文字。或有执著。诵持名数。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四生果论第七: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四生。造何等业。受形禀命。种种不同。世尊曰。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种种颠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恋尘缘。从贪嗔痴。行杀盗淫。造诸罪业。无量无边。轮回相遇。受形非一。略说四生。颠倒业本。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贪心机谋。计较为活。故堕卵生。鱼鸟之类。贪高为鸟。见人高飞。谋深为鱼。逢人潜沉。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贪恋淫欲。故堕胎生。人与畜类。本分贪淫。为人竖立。横心贪欲。作畜横行。三者湿生。是人先世。贪食酒肉。打闹作乐。故堕湿生。烂蛆厕虫。蠛蠓之类。四者化生。是人先世。心多恋异。念念改常。面是背非。故作故犯。故堕化生。蜕壳飞行。蛾虫之类。佛告文殊师利。六道四生。为人最贵。惟人最灵。佛从人中修成。业从人中造就。人能修福。决生天上。人能造恶。必堕地狱。有德有神。有道成圣人。五总路头。福罪不由。近定临命终时。随业受报。人道不修。余道不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五眼论第八: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以何知见。名为五眼。世尊曰。肉眼者。光见、暗不见。见前、不见后是也。天眼者。前后内外。山岩石壁。真见无碍是也。慧眼者。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生后世。善恶因果。如掌明也。法眼者。能见三世佛法则。种种方便。量根施道。不失其时是也。佛眼者。圆明普照。无始劫前。无终劫后。一切因果。如对目睹。毫发不失是也。此五眼者。乃从一切诸善功德。福感而生。唯佛能全。余人不及。眼须分五。照空一心。见性修行。人人有分。


清净佛身论第九: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清净佛身。世尊曰。自性清净。是诸众生本性。但见肉身。不见法身。诸佛悟后。常见法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坏无成。在凡夫地。名曰心性。在圣贤地。名曰圣性。在乾坤地。名曰天性。在菩萨地。名曰佛性。在诸佛上。名曰清净法身。若不修行。终不能悟。本来面目也。若人求悟。不求师证。认妄为真。日久必成邪魔外道。成妖作怪。惑乱众生。生遭王难。死堕恶道。一失人身。万劫难回。


无余涅磐论第十: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无余涅磐。佛言。寂然不动心是也。三世诸佛。共一路头。回到不动心中。齐受无乐之乐。更无有乐。过于此乐。故名无余涅磐。

证果论第十一: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以何工夫修证。能超凡夫。入圣道果。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向佛道。便舍恩爱。截断尘缘。坚持斋戒。精修十善。清净三业。远离六尘。力投明师。学问正法。依师开示。不杂用心流转。只依佛法修行。有此功者。得须陀洹果。复有善人。习佛威仪。清净戒律。一心坐静。摄心不散。身口意业。皆悉调伏。于世间心。动少静多。有此功者。得斯陀含果。复有众生。三业不萌。六尘不生。静久功深。心性恒一。于世间心。寂然不动。得心自在。有此功者。得阿那含果。复有众生。以自在心。习成定力。定性现前。悟明自性。本来空寂。心境两忘。澄心不动。有此功者。得阿罗汉果。此四果人。功超六欲。凡夫天上。得入圣贤。寂灭场中。同佛出世。助佛宣化。净佛国土。自度度人。报佛恩德。直至菩提。永无颠倒。故名四果。得道圣人。复次文殊师利。是四果人。有真信心。依师教诲。不用二心。成德精严。威仪是足。于世财色。恩爱名利。一断永断。一了永了。从始至终。守道如一。虽则不能大通大达心性坚固。清净解脱。与佛无异。故得超凡入圣位也。


有无四相论第十二: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何等之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曰。凡夫之人。认自四大色身是我。贪生怕死。名有我相。心存憎爱。意不均平。名有人相。念念常随。世心流转。不求解脱。名有众生相。心识不忘。业种常萌。不悟无生。真空实性。常随心境。意识流动。名有寿者相。菩萨之人。知身是幻。悟世无常。不惜身命。何况资财。但学大乘佛之教法。名无我相。等观众生。皆如赤子。不择冤亲。平等济度。名无人相。于世间心。一了永了。更不相续。名无众生相。明悟自己。无生实性。不随心境。意识流动。但依方便。愿力行持。名无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名凡夫。无此四相。是名菩萨。


五根五佛论第十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五根五佛。同种善根。世尊曰。若是清净斋戒。明心见性之人。投师口诀。得正见者。眼是佛见。耳是佛闻。鼻是佛嗅。口是佛说。心是佛知。五根常显。五佛神通。同种善根。成佛种智。若人把得定。作得主。依佛修行。佛说是人。立地成佛。


六波罗密论第十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修证。得六波罗密。佛言。若有众生。能舍酒肉不食。能舍财物不贪。能舍恩爱不恋。能舍诸恶不作。能舍人我不争。名得第一布施波罗密。复有众生。能持佛戒。能习佛仪。能降六贼。能断邪非。名得第二持戒波罗密。复有众生。能受人亏。能忍人骂。非来正对。逆来顺受。都无怨恨。返加度脱。名得第三忍辱波罗密。复有众生。能学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未通务通。未证务证。名得第四精进波罗密。复有众生。能断诛杀。能止妄念。能除昏散。能习禅定。定力如山。魔扰不乱。名得第五禅定波罗密。复有众生。能破无明。能空诸相。能通理法。能决是非。言言的当。字字无差。名得第六般若波罗密。若人能具六波罗密者。名出生死。名到彼岸。名超三界。名登十地。成佛之数也。


大善知识论第十五: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行持。名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心性柔和。戒行精专。心无贪妒。物无爱恋。心行平等。意无憎爱。有大方便。自度度人。量根施道。具大总持。好心与人。不求果报。行门清净。无诸过失。说法论议。皆合经意。具足此行。名善知识。复有智慧出众。福德超群。无所不善。无法不识。为人天眼目。作佛法栋梁。掌佛祖权衡。作佛门领袖。开正道门。塞邪魔路。绍隆佛种。续慧联芳。以心印心。流传不绝。大机大用。大愿大力。此名真正。大善知识。


得生天堂论第十六: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修何福业。得生天堂。世尊曰。若有众生。信佛因果。受三皈依。持五戒修十善。事二亲。截断邪淫。常行正道。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相。护善遮恶。作大福田。是人舍寿。必生上界。三十三天受诸天福。五欲妙乐。思衣衣来。思食食至。皆是自然化成。不用人力所办。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各具五种神通。快乐逍遥自在。


邪师外道论第十七:

复次文殊师利。世间多有邪师外道。不知善恶因果。不达轮回报应。一向狂心信邪。倒见尊命神鬼。行鬼教法。诳惑世人。广杀猪羊牛马。禽兽畜生身命。自贪食肉。妄称祭天祭地。祭神祭鬼。求福求寿。保家保身。托鬼为由。干人财食。又有书鬼符牍。传授世人。妄称功力。度人生天。要人财物。活自邪命。若杀命。救得命。王侯常在世。若符牍。能度人。邪师得上天。世上迷人。信此邪见。大家相连。同入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何以故。求福莫过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不杀放生。求慧莫过广学多闻。求安莫过省禁是非。是故欲求正道。莫信邪师。欲出轮回。莫犯因果。罪福报应。如影随形。邪正道殊。苦乐各异。


外道六师论第十八: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头被褐。称佛弟子。相共檀越。饮食酒肉。食污漫净地。第一外道。复有牵妻带子。住佛伽蓝。偏学瑜珈教相。自称遗法弟子。饮食酒肉。与人修斋。不僧不俗。第二外道。复有邪人。上无师传。下无师证。被鬼迷制。邪悟聪明。不加修功。自言成道。外托佛教。内行邪法。乱惑世人。同入邪路。灭佛知种。第三外道。复有外见。偏学有为。行符咒水。驱鬼遣神。惑乱世人。增长恶见。灭佛正见。第四外道。复有道依休咎。学问吉凶。占卜鉴形。先兆祸福。惑乱世人。灭佛正眼。第五外道。复有妆模作相。空腹高心。未证言证。未悟言悟。一言半句。便为究竟。不食油盐茶果酱醋。执持邪戒。惑乱无智。不用看经念佛。不用作福参禅。不用出家受戒。不用投礼别师。偏指色身。与佛无二。诳惑无智。同入黑暗。断善根苗。灭智慧种。执著痴顽。第六外道。此等六师波旬外道。于后末法。入我法中。坏佛伽蓝。毁佛正法。灭佛教相。佛敕大乘愿力菩萨。随方应现。或为人王帝主。或为宰官长者。具大威德。各作一方。佛之檀越。摧灭邪道。护守正法。无令外魔。得其方便。依佛说者。是佛弟子。随顺邪者。即是波旬。相同毁谤大法。入阿鼻如箭。一失人身无有出期。


根性迟钝论第十九: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或有善男子。善女人。根性迟钝。福德力微。虽信佛修。心不开悟。工夫不了。云何得度。佛言。根性虽钝。但有坚固真实信心。不退斋戒。时时发愿忏悔。夙殃障消。愿满慧性现前。便得开悟。见性成佛也。


毁善信邪论第二十: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若有众生。见佛不礼。闻法不信。逢僧不敬。毁谤善人。破人斋戒。不信因果。轻慢贤圣。却信邪鬼。步步造业。不修寸善。云何得度?佛言:此等众生。具足邪见。生前不信三宝教化。死后决堕三途。受大苦恼。求出无期。千佛出世不能救度。


受持五戒论第二十一: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一切罪业。何业最重。佛言。一切罪中。杀生食肉。其业最重。何以故。一刀还一刀。一命偿一命。千万生中。相啖无休。是故菩萨。欲出轮回。先学慈悲。不食不杀。二犯偷盗。破人富贵。本小息大。千万生中。酬他宿债。何以故。若物属他。不与自取。一文一粒。皆用填还。是故菩萨。欲求富贵。财物如意。先学布施。何况偷瞒。三犯淫欲。恩爱相缠。千万生中。不得解脱。何以故。生死根本。淫为种子。是故菩萨。欲出生死。先断爱欲。四犯妄语。口业相诬。千万生中。是非相攻。何以故。冤家相报。世世相吞。是故菩萨。欲求入道。先学诚实。五犯饮酒。昏迷本性。千万生中。智暗心昏。何以故。酒力迷心。世世暗钝。身体臭秽。闷乱颠倒。是故菩萨。欲求定心。聪明智慧。当断酒业。此五种孽。最大最重。若人全持。直成圣道。若人不持。永堕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受饿鬼报论第二十二: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造何等业。受饿鬼报。世尊曰。一切众生。悭吝财物。贪恋衣食。偷瞒公众。私己受用。有人乞化。不济一文。反加嗔骂。只图自己饱暖。不惜他人饿冻。寿终决堕饿鬼道中。长饥叹欷嘘。咽细如针。吞食不下。肚大如鼓。头大如山。倘逢饮食。自然化作熔铜热铁。饿的口吐猛火。鼻出青烟。裸形黑瘦。业满力消。


堕畜牲报论第二十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造何等业。堕畜牲中。世尊曰。一切众生。贪酒食肉。宰杀禽兽。铺设筵席。取欢作乐。果报为牲。酬前命债。又有借人财物。未足酬还。或有偷骗他人。夺人受用。果报为畜。还人钱债。直至业尽。方出轮回。


一体三宝论第二十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一体三宝。佛言。性是佛宝。如如不动是也。心是法宝。明决公正是也。身是僧宝。清净斋戒是也。


三种净戒论第二十五: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佛。如何是三净戒。佛言。第一恶心去尽。第二善心满学。第三度尽众生。是名菩萨三种净戒。


长得男子论第二十六: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修何福业。长得男子。世尊曰。恭敬三宝。孝养二亲。常行十善。受持五戒。心行公道。志慕贤良。修此善根。常得男子。三劫不修。便堕女身。五百年中。为人一次。或有转身换身。忘却前因。遇恶因缘。同造不善。便失人身。万劫难转。


男子七宝论第二十七:

复次文殊师利。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处游行无畏。二有主为之宝。行事善掌权衡。三有成家之宝。善能生财立业。四有安生之宝。善能辅君养亲。五有圣智之宝。善能决断是非。六有安邦之宝。举理上下皆从。七有定性之宝。善能亲贤袭圣。是名男子七宝。


女人五漏论第二十八:

女身何名五漏。一漏不能为身主。二漏不能为家主。三漏不能为人主。四漏不能为物主。五漏不能为圣主。是名女人五漏之体。


到老修论行第二十九:

文殊菩萨问佛。少年造业。到老修行。得成佛否。佛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人回心。发愿修行。舍非从是。改恶向善。长斋戒酒。参投明师。得正见者。不拘老少。皆成佛道。


破斋犯戒论第三十:

文殊菩萨问佛。或有善男子。善女人。一生斋戒种诸善根。老来颠倒。破斋犯戒。得何福报。世尊曰。此等众生。虽有善根。无大愿力。无正知见。远离明师。漏失前功。六贼返转。劫自功德。心生颠倒。不成佛道。其中或有食肉。必落神道。上品鬼王。中品夜叉。下品罗刹。受人祭拜。福尽气消。随业转回。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其中或有单犯饮酒。必落鬼道。上品有财鬼。中品风月鬼。下品消散鬼。福尽气灭。随业转回。一失人生。万劫不复。其中或有单犯淫欲。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福尽气消。随业轮回。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其中或有单犯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空腹高心。必成妖类。上品魑魅。中品魍魉。下品倚草附木。妖气散尽。随业轮回。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其中或有多嗔怒者。虽有福德。必落修罗恶道。上品阿修罗王。中品阿修罗众。下品阿修罗女。常好斗争。受劳不息。福气消尽。随业轮回。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所以者何。食肉修行。欲图成道。如认冤家。当己子想。欲求相亲。无有是处。饮酒修行。欲图成道。如饮毒药。欲求长生。无有是处。偷盗修行。欲图成道。如灌漏卮。欲求平满。无有是处。淫欲修行。欲图成道。如蒸沙石。欲求成饭。无有是处。不断妄言。以虚言实。欲图成道。如彼凡夫。自称国王。欲求富贵。无有是处。心多嗔怒。性好争胜。缺平等慈。而图成道。如渡漏船。欲过大海。终须沉溺。是人自堕。非佛不渡。若欲成就菩提妙果。当持如来清净斋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佛许此人。立地成佛。佛告文殊师利。佛从发心斋戒清净得。佛从久久不退真实得。佛从广发大愿。原出世间得。佛从平等。不择冤亲得。佛从下心,参求明师得。佛从慈悲。忍辱得。佛从精进。解脱得。佛从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学能学得。乃至佛从一切种。一切智得。


荐拔亡亲论第三十一: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凡人在生不能斋戒。修诸佛慧。死后有孝顺男女。请僧转诵大乘。修设水陆。无遮大斋。资度亡者。未审亡者。实得度否。佛言。凡人在生。自无善功。死后子孙。修功报荐。十分功德。只得其三。何以故。修功作福。无过财力。是故生人。出己财力。众同分中。得福胜前。过于亡者。其中或饮酒食肉。不净人等。诵经修荐。善神不降。圣贤不赴。反累亡魂。加增罪业。若有真正。孝顺男女。父母亡殁。七七之内。三年之中。合家斋戒。出清净财。命有德者。诵读大乘。修设水陆。无碍大斋。烧香散花。铺设庄严。如法供养。一心虔诚。代为亡者。释罪请福。如此拔荐。亡者生天。生人有福。存亡两泰。人喜神欢。方为人子。孝顺者也。


明师口诀论第三十二: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明师口诀。佛言。如来灭后。敕诸菩萨。传佛心印。续佛慧命。各化一方。开示未悟。有缘众生。正因正果。正见正修。降伏外魔。破除邪见。修正功行。始终清净。非根不度。非器不传。若有清信。善男信女。智慧高明。力求道者。数数亲近。久久供养。下心参求。体性相和。方得以心印心。以道传道。心心相印。祖祖联芳。流传不绝是名天机口诀。有缘遇者。根无大小。皆成佛道。


轻师慢法论第三十三:

文殊菩萨问佛。或有男女。亲师闻法。带信不信。以皈不皈。身虽礼拜。心多疑悔。自心不悟。反言责师。不肯开度。此等男女。如何度脱。世尊曰。此等薄福少慧众生。不悟无为。取相执著邪见。自慢障碍本心。不得正见。何以故。重师者。便重其法。轻师者。便轻其法。重师者。法便行。轻师者。法不行。轻师慢法。是憎慢上人。虽然与师同行。如隔千由旬外。身命终时。入大阿鼻。千佛出世。莫能救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七宝布施论第三十四: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一身七宝布施。佛言。不贪布施。所谓眼不贪色相奇物。是色宝布施。耳不贪好声音乐。是声宝布施。鼻不贪好上妙香。是香宝布施。舌不贪好上美味。是味宝布施。身不贪好妙衣服。是触宝布施。意不贪名利恩爱。是法宝布施。性不贪世间欲乐。是佛宝布施。若人能悟自身中七宝布施。所得福德。胜如世间。金银琉璃。珍珠玛瑙。珊瑚琥珀。七宝布施之福。百千万分。不及其一。乃至譬喻。所不能及。
王舍城论第三十五: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王舍城。世尊曰。心喻舍。性喻王。清净斋戒喻城墙。六根喻六部宰辅。六尘喻六贼强梁。六识喻六门出入。五欲喻五道井坑。见闻觉知。喻住国四相。同佐性王。一体家邦。性王一出。坐于心舍。常共六臣四相。同理国政。若性王有道。不顺私情。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体天行道。死者无怨。如此刑政。能令在外戒墙坚固。六门警慎。六贼不起。在内六臣清政。四相体公。不敢作弊。内外如一。性王大平。若性王无道。听谗纳佞。背公向私。赏罚不平。上下相乖。在内六臣相背。四相作弊。在外六门不关。六贼乱起。攻破戒墙。入自家邦。劫自功德。福尽法无。身心落泊。便受沉沦。是故治世有法。治心有理。不公不行。不正不立。直交内外一如。上下无失。君臣道合。心性圆明。体用一致。性王君民。同乐太平。故名王舍城也。


自己佛法论第三十六:

文殊师利问佛。云何是自己佛法。世尊曰。悟明自己本来真性。即自佛也。于世间法。及出世间法。通达无碍。即自己法也。心要理养。佛要法扶。是故财食养身命。道理养慧命。悟道兼通。即成佛道。


千眼千手论第三十七:

文殊菩萨问佛。观世音菩萨。如何具千手千眼。世尊曰。眼表见性。手表妙用。若人澈悟明心见性。亦同千佛。见性一般。故名千眼。同放光明。又体自性。发生妙用。亦同千佛。妙用无二。故名千手。同作用也。方成体用两显。圆通教主。观世音菩萨。


三毒论第三十八:

文殊菩萨问佛。如何是三毒。世尊曰。愚痴邪见。是一毒。贪心不足。是二毒。嗔怒嫉女石。是三毒。此三毒。是三恶道之种子。若人具足。决堕三途。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四大论第三十九: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四大论。世尊曰。地有坚性。水有通性。火有炎性。风有动性。在人身上。四大和合。方成一体。所有皮肉筋骨。胶成一身。名地大。津涎尿血。滋润一身。名水大。暖气均融。温和一身。名火大。动转施为。运用一身。名风大。四大调和。一身安乐。四大不和。便生病苦。故曰四大。


孝顺论第四十: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孝顺。世尊曰。孝者慈也。顺者不逆正理也。有孝慈者。不伤生而自活。不取私而背公。尊重三宝。敬顺二亲。不醉不乱。无爱无憎。劝令合家。同修福慧。内和外睦。上恭下敬。现在父母。心安体乐。过去父母。离苦升天。是名世间孝顺男女。若是日杀三牲。奉亲祀祖。皆与父母。加增罪业。是大不孝。生前同造。死后同堕。父母冤亲。相牵相连。成群作队。同入轮回。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方便论第四十一: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方便。世尊曰。方便二字。略说有一十五种。第一方便。不养不杀。第二方便。不食酒肉。第三方便。不造酒浆。第四方便。不相侵害。第五方便。莫错指路。第六方便。不可烧山。第七方便。莫怨天地。第八方便。急难相救。第九方便。莫慢神明。第十方便。莫出浊言。十一方便。积仁布德。十二方便。勤俭知足。十三方便。敬老怜贫。十四方便。修因种果。十五方便。冤亲平等。相济度也。若人行得十五方便。便得十五种清净福报。常生人天。受诸快乐。


好心论第四十二: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好心。佛言。好心两字。无人行得。若是好心。利益他人。不求他报。给事他人。不求果报。供养他人。不求福报。济利他人。不求恩报。及至下心。满人心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救能救。不择冤亲。平等济度。真实能行。非但口说。愚人口说好心。心无慈善。贤人常行好心。口不自言。但念利济他人。不求自己名望。是名好心。若是舍寸而求尺。种少而望多者。是不好心也。


智愚迷悟论第四十三:

文殊菩萨问佛。如何是智。如何是愚。如何是迷。如何是悟。愿佛慈悲。广为我说。佛言。智者知也。智人知有佛道可修。知有圣教可学。知有明师可求。知有福可作。知有罪可忏。乃至知有世出世间轮回因果。如天有日。如暗有灯。能知能见。善恶报应。一知见后。便能舍恶从善。改邪就正。非理不说。非事不为。非道不行。非物不取。念念中正。步步真实。积德成名。流传后世。是名智人。愚者暗也。愚人心暗。不识高低。不知有天堂地狱。不信有罪福轮回。一向贪花恋酒。杀生害命。而供口腹。一生中。杀害百千万亿众生身。借下百千万亿性命债。轮回相遇。递相食口敢。无有了期。何以故。一切牛马猪羊畜生之类。皆是屡世冤亲。善恶眷属堕入轮回。改头换面。来作畜生。愚人杀食。即杀自己眷属身。即食自己眷属肉。此遭彼杀。彼遭此杀。轮回路上。亲疏不知。相杀相食。无有休息。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迷恋颠倒无数。但念目前受用。不顾身后招殃。迷真逐妄。背觉合尘。纵遇圣贤。不能救度。长沉苦海。永失真性。一入轮回。万劫不复。悟者觉也。悟人觉知自己是佛。慕道修行。三业无亏。六根清净。有方有便。无我无人。自度度他。同成佛道。虽住世间。世法不染。坐尘劳内。转大法轮。化娑婆界。为极乐邦。变地狱为天堂。指迷徒见佛性。作诸佛事。度脱有情。不舍慈悲。誓相救拔。若有众生。得供养者。所得福德。如供养三世诸佛功德。等正无二。何以故。自觉觉人。名为正觉。说法利生。妙用神通。与佛无二。能开众生。佛之知见。能指众生。悟佛知见。能引众生。入佛知见。能究众生,成佛知见。所以者何。大悟之人。得名菩萨。得秘密真正口诀。若有男女得见得闻。信他法化。皆是正因。皆是正果。是故少年修行。得其正法。即成佛道。二十岁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三十岁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四十岁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五十岁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六十岁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七十岁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八十岁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男子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女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富贵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贫贱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帝王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宰官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乃至人与非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有男女等。得见真明师。修行得正法。无一不成佛。


修道正果论第四十四:

于是文殊菩萨曰佛言。世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何不修。不得成佛。世尊曰。非是不得成佛。只是业债广多。何以故。一切众生。迷顽颠倒。从无始以来。不种善根。只造恶业。冤冤相系。业业相缠。你不放他。他不放你。结成业网。弥满世界。是故出入三途。往来六道。相逢相遇。相害相吞。递相报应。无有了期。假如债满。生人道中。又无善根。不逢正法。假若得逢。诸根暗钝。重重魔障。不能进功。所以不成佛道正果。


不持五戒论第四十五:

佛告文殊师利。不持杀生食肉戒。断绝慈悲种子。不持不与不取戒。断绝富贵种子。不持邪非淫欲戒。断绝清净种子。不持妄言绮语戒。断绝诚实种子。不持醉酒昏迷戒。断绝聪明智慧种子。是故五戒不持。人天路绝。五戒坚持。三恶道绝。善恶由人。自造自受。所以者何。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多修多得。少修少得。回修回得。不修不得。你若修得功。别人分不得。你若造得罪。别人替不得。是故欲免地狱。当除恶心。欲免饿鬼。先断悭贪。欲免畜生。莫吃他肉。欲得人身。先学孝慈。欲生天上。当持五戒。欲成佛道。先用明心。心明则因果不昧。见性则成佛无疑。文殊菩萨叹言。善哉善哉。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知识难逢。人身难得。今已得逢。头头具足。种种现成。若不发心。佛也难救。尔时会中。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无量天龙八部。皆悟自己本来佛性。一切功德。不出自心。成就慧身不坏。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附录一·新版前言
(以下序跋,均由真如妙心标点整理,稍加补充,以明大意,一并作为附录缀后,以飨学者,不敢与佛经混滥也。)

古今注释讲解《金刚经》的书很多,例如明永乐年间纂辑的《金刚经集注》、憨山大师《金刚决疑》,今人道源法师《金刚经讲录》、南怀谨居士《金刚经说什么》《金刚经别讲》、陈一阳《金刚经白话演绎》等。《金刚经》中佛多次赞叹受持“四句偈”的功德,《金刚果论第一. 四句偈论第四》中,佛对上述“四句偈”的解释是:“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附录二·古版前言
金刚论者,佛与菩萨问答之语也。篇中字字真修,言言妙道。与夫善恶因果,毫发不爽。普令法界有情,见者闻者,皆能祛迷剔障,悟明自己本来金刚妙心。其功德不可思议矣!幸阅者勿以泛泛而轻亵之。

               附录三·祖源禅师《十魔乱正》

师曰:悟修禅那,非同细事。内外诸魔恼乱正定,稍无主宰,贪着爱境,因境打动堕于魔网。本是善因,反遭恶果。初学后昆,慎之防之。愚开十条辨魔之义,自审自察。心魔天魔,用慧观照,消灭魔孽。心垢若净,诸障自泯。何怕天魔,焉敢惑正。今将十魔而述于后:一者宿冤。二者外惑。三者烦恼。四者所知。五者邪见。六者妄想。七者口业。八者病苦。九者昏沉。十者天魔。斯十魔障,能挠正修,慕道之人,谨之慎之。
问:如何谓宿冤魔?师曰:宿冤魔者,为之业障。远劫今生,在凡位中,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杀盗淫妄,贪嗔痴爱,多结冤家。今世会遇,欲学大道,侵挠不安,能障圣事,不得成就。(是故)须生惭愧,恳祷忏悔,求哀三宝神力垂佑,一切宿业自消自灭,一切冤家自退自散。再发四弘誓愿,普利群生,速得无漏,急证菩提。参禅之人须自忏之。

问:如何谓外惑魔?师曰:外惑魔者,为之人障。阐提小人,贵贱不等,恼乱定心,不得安稳。此无别故,皆是少权,或缺礼义,或因自高,或自我慢,或是口直,或是行粗,或是仗势,或是夸才,或是言恶,或是称己能,或说他过,或少和色,或无恭敬,或肚不宽,或欠忍耐。故召不信,惑乱修行。生心动念,遮障本明。慕道之士,须要卑下,退己养德,方免人障。后学初进,宽之忍之。

问:如何谓烦恼魔?师曰:烦恼魔者,为之事障。事障不除,能乱正修。云何为烦,如何是恼?烦逐外境,恼生内心。修禅之人,定须断之。如不顿除,性定难现。见女生心,淫心烦恼;见杀生心,恶心烦恼;见财生心,盗心烦恼;见物生心,贪心烦恼。见人生慢,我相烦恼;见卑生傲,自大烦恼;见逆生嗔,恚心烦恼;见顺生喜,随意烦恼;见冤生憎,恨心烦恼;见亲生爱,私心烦恼。一切外见,内生取舍,俱为烦恼,难以尽述。参禅之流,定除事障;事障不空,烦恼正定。后学之人,胡不断之!

问:如何谓所知魔?师曰:所知魔者,为之理障;理障不除,能乱正定。云何所知(魔有)如是之过?知我得悟,知我通宗,知我明教,知我会理,知我多文,知我多见,知我戒严,知我得定,知我有慧,知我证空,知我自在,知我无碍,知我得通,知我得妙,知我证道,知我成佛。等等所知,皆为理障。理障不除,法执不忘;法执不忘,真心不现。修禅定者,必要泯之。

问:如何谓邪见魔?师曰:邪见魔者,为之执障;执障不除,必堕邪定。云何邪见如是乱正?执性不坏,为之有见;执性本空,为之无见。执本不死,为之常见;执随气灭,为之断见。执无生有,为自然见;执气化形,为邪因见。自如(真如)非有非无、即有即无。一切邪执邪见,因缘自然,不离空有、断常两头,自障本理,往随歧路。参禅之流,须知悟之。

问:如何谓妄想魔?师曰:妄想魔者,为之自障。自障不空,生灭不停;颠倒散乱,遮障本心。参禅之人须要空之。今举一二,以明妄障。妄想悟道,妄想修证,妄想得定,妄想发慧,妄想多知,妄想能文,妄想名远,妄想多供,妄想为师,妄想众归,妄想续祖,妄想住刹,妄想弘道,妄想留录,妄想得嗣,妄想入藏,妄想神通,妄想玄妙,妄想奇特,妄想异怪,妄想长生,妄想返童,妄想飞升,妄想成佛。(总之,凡所有想,皆是虚妄;)诸妄不空,动念乖真。初学慕道,泯妄为本。

问:如何谓口业魔?师曰:口业魔者,为之狂障。若不俭言,纵意多谈,散心乱念,不得定心。口业因何过之太甚?谈玄说妙,讲教言宗,自夸得悟,卑他愚迷;论人长短,说人是非;吟诗歌赋,信口胡唱;平论古今邦国兴废,昔日贤愚,今世凶善。不干己事,高言发怒。背面毁誉,当面称赞。一切利害之言,使自妄失正念。参禅之人,须要深戒。不但俭言养德,而且使心不乱。初机修行,慎之忌之。

问:如何谓病苦魔?师曰:病苦魔者,为之害障。身多病疾,皆因业愆。或自失调,变生百病,不得受用,学道有碍。愚开数条,须自预防:调理脾胃,节择饮食,少食厚味,且忌生冷。饥莫读诵,饱莫负重,食后勿睡,穴忌饱餐。好吃腐烂,爱食煎炒,偏贪五味,强用非物。湿地坐禅,风处打睡;汗出入水,受暑贪凉。当风沐浴,露卧星下。大饥大饱,大喜大怒,大寒大暑,大雨大露。内伤外感,一切失调;生诸疾病,使身不安。后学须知预防避之。

问:如何谓昏沉魔?师曰:昏沉魔者,为之睡障;睡障不练(除),昏沉大重。真心不朗,慧性不发。随在暗昧,黑山鬼窟。其病何因多此昏障?皆因食重,多贪厚味。语多丧气,劳形脾困;精神不清,浊气浑乱。愚痴多怒,懈怠放逸;不念生死,唯贪安乐。后学用功,须发精进;引锥刺肉,一头触柱,礼佛燃灯,立俭径行,苦身磨练,睡魔方轻。不然纵意,真心不朗。参禅之人,勇猛降之!

问:如何谓大天魔?师曰:大天魔者,非同诸障;皆因正修将以证道,心精通沕,湛然不动,惊起天魔及诸鬼神,宫殿崩裂,大地动摇。魔王惊怖,魍魉慌越。一切魔魅,俱有五通,同来恼乱,不容入圣;变诸异怪,化诸欲境,乱尔禅定。(若)心生取舍,魔得其便,主人受害,自发颠狂;谓己成佛,生陷王难,死随无间。参禅之士,正念分明,智慧朗照,一心不动;任他使能,我不见闻,正定降魔,自然消灭。后学修道,慎自辨之!

                         附录四·跋题

本人幼时得读斯论,初识佛法,渐坚信心。觉佛世尊以大慈愿力,阐扬法化人间净土,恒以度生为事业。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世尊即从其所问,开示妙法。斯段因缘,功盖上苍,莫可为喻。同仁等阅读此书,当如获至宝,由因克果。世出世间,无上大法,普及社会大众,拯救世道人心。如黑暗而见光明,如溺海而得大船。有遇著者,无不以为归也。此经言显义深,堪称修行之捷径,持身之法宝,处世之良师。无论何人,皆可诵读受持。我佛四众弟子,更宜珍重,如护命根。若能广宣流布,功莫大焉。  僧达岸谨识

依据妙音丛书版本
粤东河陇三宝弟子曜伟瑞莲常济浚彦重印
佛历二五四六年正月
**************************************************************************
                      佛说法句经

  佛说法句经·诸菩萨融心觉序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日月宫中胜藏殿上。与天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胜积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金刚藏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慧菩萨。观世音菩萨。决定慧菩萨。弥勒菩萨。三世辩菩萨。常住愿菩萨。势力自在菩萨。无起作菩萨。常慈菩萨。常视一相光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宝明。与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百千万人。复有无量天龙夜叉。护法善神。及余他方无数菩萨。皆悉集会。

   不坏诸法菩萨说宿缘品第二
于是。众中有菩萨。名不坏诸法宝明。承佛神力。前白佛言。世尊。我于往昔然灯佛所出家学道。彼时名字等贤比丘。尔时世尊。即授于我今菩萨记。号曰不坏诸法。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授我号为宝明乎。唯愿世尊。说此宝明名字所以
佛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天众求天乘者。说斯决定大乘微妙要法。及汝名字金刚语句。尔时天众奉教如听。佛告宝明菩萨。善男子。汝且观此诸佛名字。为是有耶。为是无耶。为有实耶。为无实耶。善男子。若名字是有。说食与人。应得无饱。若得无。饱一切饮食。则无所用。何以故。说食寻饱不须食故。若名字无者。定光如来不授我记及汝名字。如无授者。我不应得佛。善男子。当知。字句其以久如以其如故。修题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无。善男子。若名字空者。于诸毁呰诽谤讥呵及以赞誉不应嗔喜。何以故。诽谤毁訾及以赞誉。二俱空故。
  
  观声性空证实际品第三
善男子。若遇如上境界。应作是念。此音声者为天为小。青黄赤白。从何方来。今来骂我。着我何处。形相何似。上下谛观。都无所得。若无所得。不应生于嗔喜之心。作是观已。坚持不舍。当知。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观音声性空。证于如故。譬如有人夜想飞空及其睡时见身飞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声性空必得空证。乃知音声但诳耳根。如无实体。

  观三处空得菩提品第四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观三处。内外中间。是为三处。于三处中。无有实法。即为解脱。解脱者即菩提也。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三处观者为何谓也。佛告宝明。善男子。欲知三处。当修身观。眼即为内。色即为外。心处中间。是为三处。或有众生。从无始已来。不知三事虚之与实。妄起种种烦恼到或。是以我今教如实观。令断诸或。善男子。眼不自见。色不自名。心无形质。三事俱无。是故眼不自见。常处于内。色不自名。常处于外。心无形相。处无所在。善男子。眼不自见。属诸因缘。缘非见相。眼即是空。色属眼时。名色为色。若眼性空。色亦无实。何以故。从空眼见体无实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眼是空于内无染。知色是空于外无著。识心是空灭于诸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知眼属缘见无自性。眼终日见。犹为无见。色性属眼而不自名。终日名犹为无名。善男子。以斯空眼常看空色。内外遍观心不可得。常求诸色而不可满。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应作是念。若眼与色非为空者。眼住于内不应辩外。色住于外不应从眼。眼是有住。色亦有住。心是无为。不应在有。何以故。有之与无性相违故。是故当知。眼色与心虚通无碍。善男子。意即为内。法即为外。心处中间。意不自知。法不自名。心无形相。三事俱无。是故意不自知。常处于内。法不自名。常处于外。心无形相。实无处所。意不自知。属诸因缘。缘非知相。意即是空。法属意时名法为法。若意性空法亦无实。何以故。从空意知体无性故。善男子。知意是空。于内无染。知法是空。于外无著。知心是空。灭于诸行。知意属缘。知无自性。意终日知犹为无知。法性属意而不自名。名终日名犹为无名。以斯空意常知空法。内外遍观心不可得。是故菩萨应作是念。若意与法非为空者。意住于内不应辩外。法住于外不应从意。意是有住法亦有住。心是无为不应在有。何以故。有之与无性相违故。是故当知。意法与心虚空无碍。譬如阳炎远视似水。无智之人为得所逼急走向之。转近转灭。炎边住者知此地中本来无水。见彼走人知其妄相。便生嗤笑语走人言。此中无水但阳气耳。诳汝眼根。彼人闻已热渴心息。色亦如是。凡夫无智谓呼有实。为欲渴所逼生贪求相。炽然起心趣向奔走。色相属缘转观转灭。证实相者知此阴中本来无色。本来无识。见凡夫人贪色。疾走知其妄想。便生嗤笑。为说实法语。众人言。阴中无阴。心中无心。念中无念。但缘气耳。诳汝眼根。若有智者。闻已妄渴心息。阴界诸入亦复如是。善男子。譬如凡夫夜梦见身。种种光明。食百味食。复见远行。至他方所。得好衣马。侍从百方。欻尔起嗔。寻命事力。杀数千人。及其觉时。身光寻灭。亦不远行。光明色相。空无所有。梦中行者。及与事力相。杀之者都无色相。色亦如是。一切众生。从无始已来。黑闇崖下。无明被底。长夜睡眠。处于梦宅。妄见诸色。起一切法。善男善女。生死涅槃。相杀相害。无有穷已。一切众生谓呼为实得道。觉者乃知虚妄始知生死同涅槃相。男女诸色。本性体空。善男子。若色如是。一切诸法亦复如然。如空谷向。如芭蕉坚。如水中月。如空中华。如石女儿。如电久住。如水龟毛。如走兔角究竟无实。诸有智者。应除诸见。如世生盲。莫分别色。若不分别。当知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善男女。一切众生。为诸烦恼弊于慧因无眼生眼想。以斯忘想见外境界。名之为色。如起贪着。以贪着故。流转三有。如旋火轮无有休也。



  亲近真善知识品第五
善男子。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必闻如斯甚深要句。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除。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善知识。



  二十一种譬喻善知识品第六
善男子。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因。示导汝等菩提路故。善知识者是汝脚足。荷负汝等离生死故。善知识者是汝梯橙。扶侍汝等至彼岸故。善知识者是汝饮食。能使汝等增长法身故。善知识者是汝宝依。覆盖汝等功得身故。善知识者是汝桥梁。运载汝等度有海故。善知识者是汝财宝。救摄汝等虽贫苦故。善知识者是汝日月。照曜汝等离黑闇故。善知识者是汝身命。护惜汝等无有时故。善知识者是汝铠仗。降伏诸魔得无畏故。善知识者是汝緪绳椃机汝等离地狱故。善知识者是汝妙药。疗治汝等烦恼病故。善知识者是汝利刀。割断汝等诸爱网故。善知识者是汝时雨。润清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明灯。能破汝等五盖闇故。善知识者是汝善标。教示汝等趣正道故。善知识者是汝薪火。成熟汝等涅槃食故。善知识者是汝弓箭。射杀汝等烦恼贼故。善知识者是汝勇得。能破汝等生死军故。善知识者是汝如来。破汝烦恼至涅槃故。善男子。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亲近

  宝明听众等悲不自胜品第七
于是宝明。与诸天众。闻佛说此妙法及善知识甚深要法。举声号哭。泪下如雨。悲啼懊恼。不能自栽。自念。我身从旷劫已来。为善知识之所守护。是故今日值于如来。得闻深法。如是遇者。善知识力。非我力能自念。我等从本已来未曾报恩便方亲近。说是语已。重复举声悲号懊恼。槌胸天哭。譬如有人。新丧父母。号悼啼泣。死而复苏。尔时世尊。见是事已。生怜愍心。即嘘长叹以叹息故。振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刹皆亦大动。

  普光庄严菩萨等证信品第八
于是东方百千万亿阿僧祇土有国。名宝土。佛名宝相。有菩萨。名普光庄严。见此地动白宝相佛言。世尊。如此地动是何瑞也。彼佛答言。西方去此百千万亿阿僧祇土有国。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为诸众生说于佛法。决定大乘报善知识恩。故现斯瑞。普光庄严菩萨白宝相佛言。世尊。我欲与此天众俱。至于彼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请问。彼佛事善知识。并问深法。宝相佛言。善男子。令正是时宜速疾住。于是普光庄严菩萨。与无量天菩萨。各皆现身。坐宝莲花师子之座。放天光明如天力士。屈身臂来须至娑婆世界。在虚空中湛然而住。
尔时宝明菩萨见此光相。即白佛言。世尊。此何光相。初未曾见。佛告大众及宝明菩萨言。此是宝相如来所诸天菩萨。闻我为汝说大乘经及善知识现地动相。是以来到宝明菩萨及诸大众。闻是语已。皆大欢喜。□□衣服。待佛左右。于是普光庄严菩萨。于虚空中。雨众宝华。雨华已讫。寻至释迦牟尼佛所。绕无数匝合掌作礼于一面立。佛告普光庄严菩萨言。善男子。汝发来时汝之世尊气力安否。汝涉远来得无劳也。普光庄严菩萨前礼佛足答言。时我世尊。常命色力更无他也。殷勤嘱者致问无量。于是众中文殊师利菩萨。谓普光庄严菩萨言。诸善男子。汝等远来何所咨请。普光庄严菩萨。白文殊师利言。大德。我承世尊说甚深法。及善知识所有功德。是故我来欲有咨请事。善知识所有功德。文殊师利言。若有咨者。宜速发问。此诸大众愿乐欲闻。于是普光庄严菩萨知大众意。前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昔来慧力微弱。不能善解决定大乘深妙之义。及善知识不有恩德。如佛前说。恩重难议。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于亲近善知识法。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为诸众生问如斯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烦恼即菩提品第九
善男子。善知识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于贪欲嗔恚愚痴邪见五盖五欲众尘劳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坚牢船度于大海。不动身心如到彼岸。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以大愿船处生死海。运载汝等。不动身心。到涅槃岸。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行崄路恃托一人。善于伎艺铠仗修有并好宝车。驾以五马。身心无畏。得达无难。善知识者亦复如是。法身壮大善于方便。六度伎艺。慈悲铠仗。皆悉修有。来于大乘驾五神通。运载汝等得无所畏。离于三涂生死诸难。善男子。譬如有人依楞伽宝服甘露妙药消除诸病。命不中夭。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依大智宝服于法药消烦恼病。慧命无穷。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师子王行诸兽中。无有怖畏。善知识者亦复如是。若有依者。游尘劳中亦无所畏。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须弥山。假使八风不能吹动。依善知识亦复如是。八难之风不能吹动。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金翅鸟遍观大海。不畏诸灾。魔竭鱼难。依善知识亦复如是。迳生死海不畏诸魔外道之难。善男子。善知识者。无量功德。广欲说者。穷劫不尽。

  求善知识不借内外寿命嫌疑品第十
若有智者。见善知识应当供养不惜身命。何况揣财眷属妻儿及以国城如得吝惜。若善知识诸有所作种种境界不应起于毛发疑心。所以者何。若有疑心不得正受甚深法句。汝等大众于善知识应断疑念。

  普光问如来慈偈答品第十一
尔时普光庄严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受甚深法句。何谓甚深。佛言。勿作是问。若今说者声闻缘觉及新发意菩萨闻说斯法心所迫迮。断坏善根。普光庄严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我等辈方便演示。与诸众生作将来业。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佛子善谛听  我今如实说  一切诸法性   本来无所动 
 诸佛依贪嗔  如座于道场   尘劳诸佛种  本来无所动 
 五盖及五欲   为如来种性   常以是庄严  本来无所动
 淫欲及邪见  并余结使等  究竟解脱相   本来无所动 
 诸佛从本来  常处于三毒   长养于百法  如成于世尊 
 诸法从本来   无是亦无非  是非性寂灭  本来无所动
 一切诸众生  实无有生灭  生灭即涅槃   本来无所动 
 一切诸法相  从缘无起作   起作性如如  本来无所动 
 一切诸文字   无实无所依  俱同一寂灭  本来无所动
 诸诸布施福  于中三事空  究竟不可得   施福如野马 
 若说诸持戒  无善无威仪   戒性如虚空  持者为迷到 
 若见嗔恚者   以忍为羁鞅  知嗔等阳炎  忍亦无所忍
 说诸精进业  为增上慢说  无增上慢者   无善无精进 
 若起精进心  是妄非精进   若能心不妄  精进无有虚 
 若学诸三昧   是动非坐禅  心随境界流  云何名为定
 参罗及万像  一法之所印  云何一法中   如生种种见 
 一亦不为一  为欲破诸数   浅智之所闻  见一以为一 
 若有闻此法   常修寂灭行  知行亦寂灭  是则菩提道
 若欲证此法  亲近善知识  善学诸方便   度脱于群生 
 我今说此法  为摄有众生   若无我见者  究竟无所说 
 此是金刚句   决了诸邪见  一切外道辈  尽力无能坏
 若有诸众生  得闻如是经  虽在三涂中   究竟清凉乐 
 若闻此经名  及解一句义   必生诸佛国  何况读诵者 
 若有此经处   我恒在其中  为护如是人  令得无上道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普光大众得无生法忍即为宝明授记品第十二
宝明菩萨寻得授记。汝当来世过八十万劫当得作佛。号宝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众生。纯一大乘。更无声闻辟支佛。名国土严净。过无量寿百千万倍。与诸菩萨授记已讫。便欲舍坐。

  传持品第十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前白佛言。世尊。此等当来在何等人手。以何恩缘得闻此经。佛言。善男子。此经甚深难可得闻。譬如金刚一切凡夫不能睹见。唯除帝释。此经亦尔。声闻缘觉所不能见。唯除菩萨譬如师子。一切禽兽无敢向者。唯除龙王。此经亦尔。声闻缘觉断绝悕望。唯除菩萨。假使有人纯以真金满四天下以用布施。不如闻此经名得福万倍。假使有人纯以七宝作诣床榻。以颇梨衣供养众生。满阎浮提界。于一劫不如闻此经名得福万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此经者。当知。是人亲侍无数诸佛。殖众德本。乃能得闻。善男子。此经当来至于八地菩萨之手。

  护经如眼宁丧身命不急品第十四
佛告诸大众及宝明菩萨。汝护是经。如护眼目。宁丧身命。莫于此经中。如生懈怠。若有众生。于此经中生信心者。当知。是人真佛弟子无有疑也。尔时世尊说此经已。一切大众天龙八部皆各欢喜。如法奉行。

http://www.foyou.net
偶来网上闻法音,左右逢源一时新。对面不识菩萨面,眼前即是涅槃身; 乾坤荡荡广长舌,法网恢恢妙色身。显密教宗莫强辩,莲池海会同一人! 人生如梦叹无常,蚂蚁蝗虫何匆忙。好事多磨今非昔,人心不古愚且狂; 六根清净方成道,三毒炽然见阎王。猛士当发菩提志,庄严净土好风光! 学佛不怕修行难,断臂求法只等闲。火海刀山腾细浪,妖魔鬼怪走泥丸; 念佛消业心头暖,六道轮回骨毛寒。心系弥陀大慈父,往生授记尽开颜!
阿弥陀佛

功德无量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TOP

真是好贴,收藏细读。

谢谢真如妙心师兄~

南无阿弥陀佛

TOP

感谢真如妙心师兄!南无阿弥陀佛!顶礼

TOP

佛说法句经:得闻此经者亲侍无数诸佛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日月宫中胜藏殿上。与天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胜积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金刚藏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慧菩萨。观世音菩萨。决定慧菩萨。弥勒菩萨。三世辩菩萨。常住愿菩萨。势力自在菩萨。无起作菩萨。常慈菩萨。常视一相光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宝明。与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百千万人。复有无量天龙夜叉。护法善神。及余他方无数菩萨。皆悉集会。

于是。众中有菩萨。名不坏诸法宝明。承佛神力。前白佛言。世尊。我于往昔然灯佛所出家学道。彼时名字等贤比丘。尔时世尊。即授于我今菩萨记。号曰不坏诸法。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授我号为宝明乎。唯愿世尊。说此宝明名字所以。

佛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天众求天乘者。说斯决定大乘微妙要法。及汝名字金刚语句。尔时天众奉教如听。佛告宝明菩萨。善男子。汝且观此诸佛名字。为是有耶。为是无耶。为有实耶。为无实耶。善男子。若名字是有。说食与人。应得无饱。若得无。饱一切饮食。则无所用。何以故。说食寻饱不须食故。若名字无者。定光如来不授我记及汝名字。如无授者。我不应得佛。善男子。当知字句其以久如,以其如故,修题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无。善男子。若名字空者,于诸毁呰、诽谤、讥呵、及以赞誉,不应瞋喜。何以故?诽谤毁訾及以赞誉,二俱空故。
  善男子,若遇如上境界,应作是念:此音声者为大为小?青黄赤白?从何方来?今来骂我,着我何处?形相何似?上下谛观,都无所得。若无所得,不应生瞋喜之心。作是观已,坚持不舍,当知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观音声性空,证于如(真如)故。譬如有人夜想飞空,及其睡时,见身飞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声性空,必得空证。乃知音声但诳耳根,如无实体。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观三处:内、外、中间,是为三处。于三处中,无有实法,即为解脱。解脱者,即菩提也。
   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三处观者,为何谓也?佛告宝明:善男子,欲知三处,当修身观。眼即为内,色即为外,心处中间,是为三处。或有众生,从无始已来,不知三事虚之与实,妄起种种烦恼到(颠倒)惑(迷惑)。是以我今教如实观,令断诸惑。善男子,眼不自见,色不自名,心无形质。三事俱无,是故眼不自见,常处于内。色不自名,常处于外。心无形相,处无所在。善男子,眼不自见,属诸因缘。缘非见相,眼即是空。色属眼时,名色为色。若眼性空,色亦无实。何以故?从空眼见,体无实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眼是空,于内无染(染着)。知色是空,于外无着(执着)。识心是空,灭于诸行。耳、鼻、舌、身、意(六根)亦复如是。
   善男子,知眼属缘见无自性。眼终日见,犹为无见。色性属眼而不自名。终日名犹为无名。善男子,以斯空眼常看空色。内外遍观,心不可得。常求诸色而不可满。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应作是念。若眼与色非为空者。眼住于内,不应辩外。色住于外,不应从眼。眼是有住,色亦有住。心是无为,不应在有。何以故?有之与无,性相违故。是故当知。眼色与心虚通无碍。善男子,意即为内。法即为外。心处中间。意不自知。法不自名。心无形相。三事俱无。是故意不自知,常处于内。法不自名,常处于外。心无形相,实无处所。意不自知,属诸因缘。缘非知相,意即是空。法属意时,名法为法。若意性空,法亦无实。何以故。从空意知体无性故。善男子,知意是空,于内无染。知法是空,于外无着。知心是空,灭于诸行。知意属缘,知无自性。意终日知,犹为无知。法性属意,而不自名。名终日名,犹为无名。以斯空意,常知空法。内外遍观,心不可得。是故菩萨应作是念。若意与法非为空者。意住于内,不应辩外。法住于外,不应从意。意是有住,法亦有住。心是无为,不应在有。何以故?有之与无,性相违故。是故当知。意法与心、虚空无碍。
    譬如阳炎远视似水。无智之人为得所逼急走向之。转近转灭。炎边住者知此地中本来无水。见彼走人知其妄相。便生嗤笑,语走人言:此中无水,但阳气耳,诳汝眼根。彼人闻已,热渴心息。色亦如是。凡夫无智谓呼有实。为欲渴所逼,生贪求相。炽然起心,趣向奔走。色相属缘,转观转灭。证实相者知此阴中本来无色。本来无识。见凡夫人,贪色疾走,知其妄想。便生嗤笑,为说实法,语众人言:阴中无阴,心中无心,念中无念,但缘气耳,诳汝眼根。若有智者闻已,妄渴心息。(五)阴、(十八)界、诸(六)入,亦复如是。

    善男子,譬如凡夫夜梦见身。种种光明。食百味食。复见远行。至他方所。得好衣马。侍从百方。欻尔起瞋。寻命事力。杀数千人。及其觉时。身光寻灭。亦不远行。光明色相。空无所有。梦中行者。及与事力相。杀之者都无色相。色亦如是。一切众生。从无始已来。黑闇崖下。无明被底。长夜睡眠。处于梦宅。妄见诸色。起一切法。善男善女。生死涅盘。相杀相害。无有穷已。一切众生,谓呼为实;得道觉者,乃知虚妄。始知生死同涅盘相。男女诸色,本性体空。善男子,若色如是。一切诸法亦复如然(燃)。如空谷响。如芭蕉坚。如水中月。如空中华。如石女儿。如电久住。如水龟毛。如走兔角,究竟无实。诸有智者,应除诸见。如世生盲(先天性盲人),莫分别色。若不分别,当知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善男子,一切众生,为诸烦恼弊(蒙蔽)于慧因,无眼生眼想。以斯妄想,见外境界,名之为色。如起贪着。以贪着故,流转三有。如旋火轮,无有休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必闻如斯甚深要句。
  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善知识。


善男子。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因。示导汝等菩提路故。善知识者是汝脚足。荷负汝等离生死故。善知识者是汝梯橙。扶侍汝等至彼岸故。善知识者是汝饮食。能使汝等增长法身故。善知识者是汝宝依。覆盖汝等功得身故。善知识者是汝桥梁。运载汝等度有海故。善知识者是汝财宝。救摄汝等虽贫苦故。善知识者是汝日月。照曜汝等离黑闇故。善知识者是汝身命。护惜汝等无有时故。善知识者是汝铠仗。降伏诸魔得无畏故。善知识者是汝絙绳椃机汝等离地狱故。善知识者是汝妙药。疗治汝等烦恼病故。善知识者是汝利刀。割断汝等诸爱网故。善知识者是汝时雨。润清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明灯。能破汝等五盖闇故。善知识者是汝善标。教示汝等趣正道故。善知识者是汝薪火。成熟汝等涅盘食故。善知识者是汝弓箭。射杀汝等烦恼贼故。善知识者是汝勇得。能破汝等生死军故。善知识者是汝如来。破汝烦恼至涅盘故。善男子。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亲近。

于是宝明。与诸天众。闻佛说此妙法及善知识甚深要法。举声号哭。泪下如雨。悲啼懊恼。不能自栽。自念。我身从旷劫已来。为善知识之所守护。是故今日值于如来。得闻深法。如是遇者。善知识力。非我力能自念。我等从本已来未曾报恩便方亲近。说是语已。重复举声悲号懊恼。槌胸天哭。譬如有人。新丧父母。号悼啼泣。死而复苏。尔时世尊。见是事已。生怜愍心。即嘘长叹以叹息故。振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剎皆亦大动。

于是东方百千万亿阿僧祇土有国。名宝土。佛名宝相。有菩萨。名普光庄严。见此地动白宝相佛言。世尊。如此地动是何瑞也。彼佛答言。西方去此百千万亿阿僧祇土有国。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为诸众生说于佛法。决定大乘报善知识恩。故现斯瑞。普光庄严菩萨白宝相佛言。世尊。我欲与此天众俱。至于彼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请问。彼佛事善知识。并问深法。宝相佛言。善男子。令正是时宜速疾住。于是普光庄严菩萨。与无量天菩萨。各皆现身。坐宝莲花师子之座。放天光明如天力士。屈身臂来须至娑婆世界。在虚空中湛然而住。

   尔时宝明菩萨见此光相。即白佛言。世尊。此何光相。初未曾见。佛告大众及宝明菩萨言。此是宝相如来所诸天菩萨。闻我为汝说大乘经及善知识现地动相。是以来到宝明菩萨及诸大众。闻是语已。皆大欢喜。□□衣服。待佛左右。于是普光庄严菩萨。于虚空中。雨众宝华。雨华已讫。寻至释迦牟尼佛所。遶无数匝合掌作礼于一面立。佛告普光庄严菩萨言。善男子。汝发来时汝之世尊气力安否。汝涉远来得无劳也。普光庄严菩萨前礼佛足答言。时我世尊。常命色力更无他也。殷懃嘱者致问无量。于是众中文殊师利菩萨。谓普光庄严菩萨言。诸善男子。汝等远来何所咨请。普光庄严菩萨。白文殊师利言。大德。我承世尊说甚深法。及善知识所有功德。是故我来欲有咨请事。善知识所有功德。文殊师利言。若有咨者。宜速发问。此诸大众愿乐欲闻。于是普光庄严菩萨知大众意。前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昔来慧力微弱。不能善解决定大乘深妙之义。及善知识不有恩德。如佛前说。恩重难议。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于亲近善知识法。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为诸众生问如斯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善知识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于贪欲瞋恚愚痴邪见五盖五欲众尘劳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坚牢船度于大海。不动身心如到彼岸。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以大愿船处生死海。运载汝等。不动身心。到涅盘岸。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行崄路恃托一人。善于伎艺铠仗修有并好宝车。驾以五马。身心无畏。得达无难。善知识者亦复如是。法身壮大善于方便。六度伎艺。慈悲铠仗。皆悉修有。来于大乘驾五神通。运载汝等得无所畏。离于三涂生死诸难。善男子。譬如有人依楞伽宝服甘露妙药消除诸病。命不中夭。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依大智宝服于法药消烦恼病。慧命无穷。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师子王行诸兽中。无有怖畏。善知识者亦复如是。若有依者。游尘劳中亦无所畏。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须弥山。假使八风不能吹动。依善知识亦复如是。八难之风不能吹动。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金翅鸟遍观大海。不畏诸灾。魔竭鱼难。依善知识亦复如是。径生死海不畏诸魔外道之难。善男子。善知识者。无量功德。广欲说者。穷劫不尽。

  若有智者。见善知识应当供养不惜身命。何况揣财眷属妻儿及以国城如得悋惜。若善知识诸有所作种种境界不应起于毛发疑心。所以者何。若有疑心不得正受甚深法句。汝等大众于善知识应断疑念。

   尔时,普光庄严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受甚深法句。何谓甚深。佛言。勿作是问。若今说者声闻缘觉及新发意菩萨闻说斯法心所迫迮。断坏善根。普光庄严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我等辈方便演示。与诸众生作将来业。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佛子善谛听 我今如实说 一切诸法性 本来无所动
 诸佛依贪瞋 如座于道场 尘劳诸佛种 本来无所动
 五盖及五欲 为如来种性 常以是庄严 本来无所动
 淫欲及邪见 并余结使等 究竟解脱相 本来无所动 
 诸佛从本来 常处于三毒 长养于百法 如成于世尊
 诸法从本来 无是亦无非 是非性寂灭 本来无所动
 一切诸众生 实无有生灭 生灭即涅盘 本来无所动 
 一切诸法相 从缘无起作 起作性如如 本来无所动 
 一切诸文字 无实无所依 俱同一寂灭 本来无所动
 诸诸布施福 于中三事空 究竟不可得 施福如野马 
 若说诸持戒 无善无威仪 戒性如虚空 持者为迷到 
 若见瞋恚者  以忍为羁鞅 知瞋等阳炎 忍亦无所忍
 说诸精进业 为增上慢说 无增上慢者 无善无精进 
 若起精进心 是妄非精进 若能心不妄 精进无有虚 
 若学诸三昧 是动非坐禅 心随境界流 云何名为定
 森罗及万像 一法之所印 云何一法中 如生种种见 
 一亦不为一 为欲破诸数 浅智之所闻 见一以为一 
 若有闻此法 常修寂灭行 知行亦寂灭 是则菩提道
 若欲证此法 亲近善知识 善学诸方便 度脱于群生 
 我今说此法 为摄有众生 若无我见者 究竟无所说 
 此是金刚句 决了诸邪见 一切外道辈 尽力无能坏
 若有诸众生 得闻如是经 虽在三涂中 究竟清凉乐 
 若闻此经名 及解一句义 必生诸佛国 何况读诵者 
 若有此经处 我恒在其中 为护如是人 令得无上道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普光大众得无生法忍,即为宝明菩萨授记:汝当来世过八十万劫当得作佛,号宝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众生。纯一大乘。更无声闻辟支佛。名国土严净。过无量寿百千万倍。与诸菩萨授记已讫。便欲舍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前白佛言。世尊。此等当来在何等人手。以何恩缘得闻此经。佛言:善男子,此经甚深难可得闻。譬如金刚一切凡夫不能覩见,唯除帝释。此经亦尔。声闻缘觉所不能见,唯除菩萨。譬如师子。一切禽兽无敢向者,唯除龙王。此经亦尔。声闻缘觉断绝悕望,唯除菩萨。假使有人纯以真金满四天下以用布施。不如闻此经名得福万倍。假使有人纯以七宝作诣床榻。以颇梨衣供养众生。满阎浮提界。于一劫,不如闻此经名得福万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此经者。当知是人亲侍无数诸佛。殖众德本。乃能得闻。善男子,此经当来至于八地菩萨之手。

佛告诸大众及宝明菩萨:汝护是经。如护眼目。宁丧身命。莫于此经中。如生懈怠。若有众生。于此经中生信心者。当知是人真佛弟子无有疑也。尔时世尊说此经已,一切大众天龙八部皆各欢喜,如法奉行。

【经文来源】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85 册 No. 2901 法句经
有人于此经胡乱分品,割裂经义,画蛇添足,颇不如法,故不可从。

以上为《佛说法句经》一卷,而《法句经》乃别有二卷本如下(节选第一品):
法句经
无常品第一  二十一章
无常品者 寤欲昏乱 荣命难保 唯道是真
睡眠解寤 宜欢喜思 听我所说 撰记佛言
所行非常 谓兴衰法 夫生輙死 此灭为乐
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 一切要坏 人命亦然
如河驶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
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 亦养命去
千百非一 族姓男女 贮聚财产 无不衰丧
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 寿之消尽 如荧穿水
常者皆尽 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 生者有死
众生相剋 以丧其命 随行所堕 自受殃福
老见苦痛 死则意去 乐家缚狱 贪世不断
咄嗟老至 色变作耄 少时如意 老见蹈藉
虽寿百歳 亦死过去 为老所厌 病条至际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老则色衰 所病自坏 形败腐朽 命终自然
是身何用 恒漏臭处 为病所困 有老死患
嗜欲自恣 非法是增 不见闻变 寿命无常
非有子恃 亦非父兄 为死所迫 无亲可怙
昼夜慢惰 老不止婬 有财不施 不受佛言
有此四弊 为自侵欺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之不受死
是务是吾作 当作令致是 人为此燥扰 履践老死忧
知此能自净 如是见生尽 比丘厌魔兵 从生死得度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反观此世间,犹如梦中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究竟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南无阿弥陀佛!

参考站点:
佛典宝库 http://www.fodian.net/
佛教经典 http://www.buddhist-canon.com
佛经资料库 http://jinglu.cbeta.org/
中华电子佛典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世界经典 http://w3.cbeta.org
新修大藏经 http://sutra.goodweb.cn/
乾隆大藏经 http://www.qldzj.com.cn/
藏经阁 http://www.baus-ebs.org/
在线读经 http://www2.fosss.org
地藏文化 http://www.dizang.org

专修净业 http://www.ygzxjy.com/
印祖专辑 http://yinzu.org/
印祖文钞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文钞选读 http://www.dizang.org/yg/
印祖专集 http://www.shagen.cn/
印祖文集 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著作下载 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东林寺 http://www.donglin.org

偶来网上闻法音,左右逢源一时新。对面不识菩萨面,眼前即是涅槃身; 乾坤荡荡广长舌,法网恢恢妙色身。显密教宗莫强辩,莲池海会同一人! 人生如梦叹无常,蚂蚁蝗虫何匆忙。好事多磨今非昔,人心不古愚且狂; 六根清净方成道,三毒炽然见阎王。猛士当发菩提志,庄严净土好风光! 学佛不怕修行难,断臂求法只等闲。火海刀山腾细浪,妖魔鬼怪走泥丸; 念佛消业心头暖,六道轮回骨毛寒。心系弥陀大慈父,往生授记尽开颜!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最佳文章
【封面】 【电子禅堂】 【电子禅手机图片展】 【电子禅趣小剧】 【电子禅最新】 【赞赏】
Since: 2001 站长:韩孝勇(大象) 共享版权:CC BY 4.0 法律顾问:薛永谦律师
中华人文学会有限公司【电子禅工作室】 地址:华藏世界海-娑婆世界-中国香港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电子禅国际 DIANZIC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