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11 12
发新话题

救我!!!我要破杀戒了,怎么办???

.往生咒及注音

南无 阿弥多婆夜
na  mo a  mi  da  ba  ya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da  ta  ga  da  ya  da  d  ya  ta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a  mi  li  dou  ba  wei  a  mi  li  da  xi  dan  ba  wei
阿弥利哆 毗迦兰帝
a  mi  li  da  wei  ge  lan  di
阿弥利哆 毗迦兰多
a  mi  li  da  fi  jia  lan  da
伽弥腻 伽伽那
ga  mi  ni  ga  ga  na
枳多迦利 娑婆诃
gei   di   ga  li  si  wa  ha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吃肉偈

为生存和转轮需要而于红尘浊世中和光同尘者。不妨于吃肉时默念这个偈(据说是六祖在猎人队中原创。有改动):

小猪小猪(可改)莫见怪。你是人间一道菜。

某某今天吃你肉。要赔性命跟我来。

一起皈依观世音。西天大门为你开。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净空法师善財童子參學報告节录

所以我们杀生这个习气要改,要学不杀生。不杀生是菩萨心,杀生是魔鬼行,魔鬼才杀生,菩萨不杀生。还不能改过来,那我们走的路还是走魔鬼的道路,改过来之后那我们就是行菩萨道。即使小动物,蚊虫、蚂蚁我们都不应当杀它,你怕它搔扰你,你可以把它赶走,又何必杀害它?这些小动物,它总是向光亮地方去飞。晚上这蚊虫东西很多、苍蝇很多,我们把门窗打开,房子里面的灯熄掉,外面灯点燃,它自然就飞出去了。你有慈心,它也有感应,它不会干扰你。
我们在印光大师传记里面看到,这老人家示现的。印光大师七十岁以后,蚊虫、蚂蚁、苍蝇、跳蚤,这些东西困扰全都没有了。我们在传记里看到,这些地方的小虫很多,他老人家去一住,你再去找,一个都找不到,搬家搬走了,小动物都尊重老法师的德行;换句话说,我们天天被这些围绕着,没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它们都搬家,都搬走了,佛家讲迁单,它们都迁走了。这是我们要学老法师的,老法师在以前房间里也有这些东西,他的侍者要把它赶走清除。老和尚说:不要赶它。侍者问为什么?它们在我的旁边警策我,我的德行不够,如果我德行修得好,它自然就走了,用不着赶它。印光法师给我们做榜样、做模范,我们应当好好的学习。德行能感化这些小动物,所以不杀生一定要学,决不跟一切众生结恶缘。要知道你杀它,今天我们大它小,以大欺小,它没有反抗的能力,可是你要晓得轮回流转是个事实,它将来畜生报尽,它会到人道来,我们变成畜生,他又来欺负我们。这就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何必?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引用:
以下是引用东方木在2004-5-12 16:13:13的发言:
谢谢大象兰海两位师兄!不过这往生咒的汉字和注音怎么发音不同?好复杂啊,只念阿弥陀佛好不好?
只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更好。
不光能免杀生等罪业,还可广积福德,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初机学佛决疑节录:

念佛何以能消灾获福?

每个众生的苦乐祸福,都是由众生的自心(思想)分别事物的利害关系所产生各种善恶行为所构造成的,因此就有各种不同与行为相对的感受。要想离苦得乐,转祸为福,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思想。
佛教改变思想的方法很多,念佛也是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诚心诚意的慢慢念,使思想的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渐渐的就不会想到别的事物上去了,所谓‘心正而后身修’,不造恶因,自然不受恶报,这不就是消灾吗?人生没有灾难是福,处此恶世,而能用功办道,将来往生西方,永离生死,更是福中之福!
也许你觉得以上所说的还不太合理想,现在再用日常所见的事理来补充说明一下。譬如说,一位不良少年(喻妄想)经常在外面惹是非,他的家长无法管教,就把他送去当学徒(喻念佛),有一天他的邻居失窃,警员先生(因果)来调查他的生活动态,经厂方证明,他天天都在工作(念佛)从来没有外出,因此这件事就与他无关(消灾),后来他因工作努力,被选为劳工模范,并且得到一笔优厚的奖金(获福)。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你对这问题就不会再怀疑了。学佛有什么好处?将来可不可以升天?
学佛的好处很多,难以说尽!简单的说,可以离苦得乐,转凡成圣。因为学佛以后,如能依教修行,即能理解宇宙人生的奥秘,和相信因果轮回的道理,而使思想言行,虽从心所欲,也不会踰矩了。因此不仅现在是个好人,将来还能成佛!
以世间法来评论一个人的好坏是不正确的,因为大家的自私心理太重,无论是对人,或者是一切事物,都以个己的利害关系,作为好恶取舍的标准,所以说不一定正确,如用佛法作准则,才是公平的。
学佛目的是成佛,如果想升天,修十善业就可以去了。其实了解佛理的人,绝不愿意升天,因为天道还是在三界之内,等到天福享尽了,仍然要随业受报的。
这个道理就和一个穷苦的女人一样,因为娘家很富有,所以就想回去,到了娘家,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尽量的享受,但是不能长久的住下去,因为那里到底不是她的家,就算能住十年八年,最后还是要回夫家的。因为很久不在家,回来以后,又得忙于整理家务,打扫环境。所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这时候,我想比以前更痛苦!所以说,要想改善生活,永无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只有依教修行,志愿成佛,才是救苦的根本办法。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净宗修行,三个要点

  

下面我们重点地来讲讲这个净土宗的具体修行方法。净土宗的修法,有很多经典详细讲过也有许多祖师都开示过。其实说起来主要是三条。第一条,就是打基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也就是尽量不要做坏事、多做好事、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作为修行人,不要老看别人的不是挑别人的毛病,应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严己宽人,不要严人宽己。诸恶莫作,就是尽量不要做坏事或者少做坏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一般来说在50阶次里能够使你向上的,这种业就是善的,或者说利益别人的就是善的,无私利他的就是善的,自私自利让我们往下堕的,就是恶的。诸恶莫作,佛还有很具体的规定,主要就是佛经里讲的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就是尽量不要去杀害众生的生命。因为这个杀生之罪非常重,会成为我们修行的巨大障碍。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具体问题,我们汉传佛法,有吃素的传统,这是非常好的。吃肉,罪非常重,对我们的修行肯定会造成障碍。当然有些人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者身体实在受不了无法吃素,则佛说可以吃三净肉,这样罪会相对轻一点。什么叫三净肉呢?第一没有看到这个动物被杀的惨状;第二没有听见它被杀时的惨叫声;第三不是专为我吃而杀。比如说我要过生日,订了10只鸡,我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但是它们是因为我订才被杀,它被杀与我有因果关系,这样的肉吃起来罪就非常非常重。当然,肉,以不吃为最好。若是实在做不到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吃少量的三净肉。这是不杀生。第二条是不偷盗,不与取就是盗,别人不允许自己拿了,就是盗,偷水偷电。。。都是盗,都要尽量戒掉。第三是不邪淫,简单讲就是不和自己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再者不妄语,就是不要讲一些损人利己胡说八道的话。下一条是不饮酒,它不是说一点酒不能喝,而是尽量不要喝酒醉。这里包括一切的毒品迷幻药等,都不要去接触。因为人喝酒醉之后,往往去做坏事,没有人喝酒醉之后去学雷锋的。所以这是佛讲的诸恶莫作,持五戒。然后众善奉行,也就是无私利他,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像学雷锋一样去帮助别人,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减轻众生的烦恼痛苦,尽好自己工作上的责任等等这些都是善。这是修行一切法门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那都是沙上起塔,是没有用的。以上是净土宗修法第一条。第二条就是念佛,就是在我们每天当需要专心做事工作的时候,就尽量去认真负责地做,而在其它脑子空闲的时间比如走路排队坐车上厕所等等时间,我们就可以念佛,就是出声念或不出声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当然上厕所时,最好不要出声念,以表恭敬。南无,应读成拿磨(namo),它是在唐代的时候用音译来翻译印度梵音,南无两个字在唐代就读成拿磨,它的意思就是皈依投靠阿弥陀佛的意思。为什么要念佛?因为佛对我们众生的心理特点非常了解,我们众生的思维,乃是奔窜不定的,这个西方人叫做意识流中国人叫心猿意马。如果我们不念佛,我们往往习惯成自然地会想许多乱七八糟造罪的念头。在地藏经里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由于我们普通人在六道轮回里带来的里恶劣惯性,所以起心动念就会造罪。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人每天修行打坐四个小时,那算得上很精进了,但他在其它时间里,就一直在开动脑筋不断地想恶念,这样他就进少退多,修行成功就会很困难。我们可以转一转,每天还是打坐修行四个小时,而其它时间呢,就用念佛号来充满,这样就一天到晚都在用功修行,纯进无退或多进少退了。注意,出声念和默念都可以,是等效的。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原理,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一句极精辟的话,他说我们最爱的人,我们一辈子所想到他的时间,全部加起来,恐怕还不到一个小时。就是说人的思维是流窜不息很难驾驭的,所以我们若不念佛名号,我们念佛的念头,就很容易忘掉。用念佛号来摄心,如同牛鼻子套绳一样,非常有降心伏心之神效,这就是念佛的基本原理。第三,是随时随地准备往生西方净土。佛在经上讲: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佛就会在他命终时以分身现前,接引你的神识(灵魂)往生西方。为什么一定要在命终之时才接引呢?因为我们人的肉身,对住在里面的神识,有极强的束缚压制作用。在我们这个身体已经不能运转故已死亡,而下一个身体又还没有进入的这个最长四十九日的过渡时间,佛法里讲我们用的是中阴身,或者叫中有身,这时它有一个非常殊胜的特点,就是没有肉体的挂碍,是很容易往生的,在中阴念佛是很容易往生的,但麻烦的是人在中阴时往往会非常糊涂,而且还有种种业障会现前障碍扰乱,所以那时往往会提不起念佛的念头,于是又胡里胡涂地投胎重堕入六道轮回苦海。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地训练念佛、养成随时随地能提起佛号的习惯。如果每天早上醒来眼睛一睁开,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那就是功夫比较精纯可靠了。

  

持观音名,同样往生

  

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前面讲过,观世音菩萨是很久以前的古佛,释迦佛在《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讲,观世音菩萨在很久以前就已成佛,名叫正法名如来,在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因为他的大慈悲心,故化现为佛弟子来协助说法。念这个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在《普门品》上讲,它的功德等同于念六十二亿恒河沙数的菩萨名号。所以佛在这个《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讲,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能够:灭无量罪,得无量福,命终往生阿弥陀国。最后这句很重要,就是说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念阿弥陀佛圣号其实是等效的,一样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只要你有坚定往生的强烈愿望。观世音菩萨现在西方净土化现为阿弥陀佛的弟子,是第一胁侍的菩萨,相当于“第一副主席”。另外,佛在别的经上也讲过,观世音菩萨是久远无量劫前,曾在我们娑婆世界修行,以修观音法门而成佛,并发大愿对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众生,他有一个重点照顾。所以大家就很容易理解,在寺院里,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最多,有千手千眼、有四臂有八臂、有持杨柳的有提鱼篮的、有送子观音有白衣观音等等很多形象,其实这些像,绝大多数都是历代他显灵后被人们看见,就照着样子塑的。而其他的佛菩萨的形象,就一般比较单一,虽然手印千差万别,形象比较单一。所以观世音菩萨在我们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通俗地讲,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西方净土住这个地方的“招生办公室主任”,另一个,她是这的片区警察。所以,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一般来说感应会更强一点。还有我们念佛念观音往生到西方净土,并不是如西方宗教说的去那个天堂永久地享福,而是相当于命终移民报考入阿弥陀佛的西方佛教大学,在那里可以在阿弥陀佛和其它许多菩萨眷属帮助督促下,更好更自在地在50个阶次里往上修行,以修成更大更高的能力,再与诸佛菩萨一起去弘扬佛法、救度无边苦海里的众生包括我们无数过去世里的无数父母兄弟姐妹。往生西方不是为了去永久享福,而是到那个阿弥陀佛的佛教大学学习以便将来有能力救度一切众生,这是念佛人一定要牢记的。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细看《佛学概论》  http://789up.com/df/work/new_page_fofgyao.htm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再细看《觉 海 慈 航》 http://amtfamtf.nease.net/fjrm/jhch.htm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呵呵,念佛就是修福修德行啊!(没有福德何以能往生极乐世界?)

不过也不要过份在小节上着眼。
房间有小虫子等要洒杀虫剂前三天,可在佛前祈求(也可在心中观想观世音菩萨):请佛帮助让这些小虫子搬家。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万求万应!
然后再洒杀虫剂。若小虫子不搬家就不是你的错了!





[IMG]http://bailinsi.fjnet.com/newchanne/IMAGES/fxzy/datp/q14.jpg[/IMG]

[此贴子已经被兰海于2004-5-12 16:41:29编辑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谁说学佛一定要皈依佛门,谁说学佛一定要出家?

学佛不在形式,重在实质!

管它出家在家,只要心归家!


初机学佛决疑节录:

学佛是否要出家?若人人出家,势必灭种!

佛教有四众弟子,由此可见,在家学佛,是合格的。所谓出家,是要发愿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家,若是像因家庭失和而出走那样的出家,是没有用的。因为出家的目的,是为了脱生死,因此就要依教修行,才能达到目的,假若在家学佛,也能依教奉行,就等于出了家。



[此贴子已经被兰海于2004-5-12 17:01:35编辑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TOP

 11 12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最佳文章
【封面】 【电子禅堂】 【电子禅手机图片展】 【电子禅趣小剧】 【电子禅最新】 【赞赏】
Since: 2001 站长:韩孝勇(大象) 共享版权:CC BY 4.0 法律顾问:薛永谦律师
中华人文学会有限公司【电子禅工作室】 地址:华藏世界海-娑婆世界-中国香港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电子禅国际 DIANZIC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