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舍利
历代迎奉法门寺佛指舍利记略
据新华网消息,法门寺佛舍利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佛指舍利,是佛教圣物也是国宝,其迎奉自有记载以来已发生多次。
据记载,法门寺历史上第一次启奉佛指舍利发生于公元555年,即元魏二年。其时,北方战乱频繁,政局不稳,社会上崇佛之风日盛。
隋文帝杨坚因出生于尼寺,对佛教有特别的感情,龙袍加身后大兴佛教,并对法门寺及塔进行修缮。虽然其迎奉之事史书无载,但隋代崇佛之风已为唐代的佛教中兴准备了社会条件,而且时为隋朝重臣的唐高祖李渊为“成实寺”(即今“法门寺”)“赐名”。
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叛的过程中也与法门寺发生了直接关系,使法门寺成为一时名寺,并于修缮宝塔时(公元631年)开启地宫发现了佛舍利,随后在法门寺内供奉,同时也有了“三十年一开,开则岁谷稔而兵戈息”的说法。
唐太宗之子唐高宗崇信佛教,不仅为玄奘法师建大雁塔以储佛经,并于公元659年开创了开启法门寺地宫迎佛骨舍利到东都洛阳的皇宫内供奉的先河。这是唐代第一次迎奉佛指舍利。
唐代第二次迎奉佛指舍利是从武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到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此时佛教的社会地位上升,遂掀起唐代第一个崇佛高潮。武则天命人到法门寺迎奉佛骨舍利。先迎舍利至西京长安崇福寺,后又迎至神都(今洛阳),置于明堂。后中宗派人造白石灵帐一铺入塔,供奉舍利。
唐代第三次迎奉佛指舍利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皇帝敕人迎请佛骨入长安内道场(皇宫)。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迎奉舍利有“兵革息”的祈愿。
唐代第四次迎奉舍利在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这时唐王朝经安史之乱遭受打击,德宗皈依佛教并奉迎舍利于长安,先在内道场供奉,再置京都诸寺。
唐代第五次迎奉佛骨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启塔,亲奉香灯。舍利在皇室供奉三日。其后又送长安各佛寺供奉。
唐代第六次迎奉佛指舍利在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这是一次声势浩大、供品最多、耗资空前的迎奉,也是唐代最后一次迎奉佛指舍利。当时从长安到法门寺100多公里车马昼夜不绝,长安城万人空巷,倾城参加。皇帝亲临安福门城楼顶礼迎拜,百官士庶沿街迎候。皇帝、皇后、王公贵族供奉了大量金银器、琉璃器、丝织品、法器。
随着公元874年法门寺地宫之门的封埋,自唐朝末年至公元1987年4月法门寺唐塔地宫被发现,时间过了1113年。
为促进中泰人民友谊,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法门寺佛指舍利于1994年11月29日赴泰国供奉,泰国广大佛门信徒瞻拜了85天。其时,泰国总理川·立派,副总理占隆·西蒙,空军司今西里蓬上将和专程到北京迎请佛指舍利的泰国外长他信·西那瓦,前空军司令、佛指合利迎请委员会主席恭·披曼蒂上将等各界代表上千人参加了迎请仪式。佛指舍利在泰国供奉期间,泰国国王和僧王都前往瞻拜。
今天,2002年2月23日,法门寺佛指舍利由西安启程赴台湾地区供奉,预计将赴台湾金光明寺、中台禅寺、佛光山等地供奉37天。
法门寺地宫与4枚佛指舍利
自公元874年初法门寺唐代地宫封埋至公元1987年5月重新发现,时间过了一个千年(相距1113年)。
当年考古发掘发现,法门寺塔唐代地宫的建制模拟帝王陵寝,坐北向南,其形状略呈长“甲”字形,为顶窑洞式石质建筑。整个地宫由踏步台阶、平台、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7部分组成,以石门相隔。地宫全长21.12米,面积为31.84平方米。这个地宫唐朝几代帝王都曾予以修缮,懿宗时又加以扩建。
据介绍,由地宫口拾级而下至一平台,经第一道石门进入甬道,甬道尽头是第二道石门。石门被两块石碑堵住,分别为有关地宫修建与供奉情况的《志文碑》与《物帐碑》。
打开第二道石门便进入地宫前室。于是,湮没了一千多年的佛指舍利出现了。根据发现的时间顺序,文物考古与宗教界人士将地宫内发现的4枚佛指舍利依次排列后命名为第一枚佛指舍利,第二枚佛、第三枚和第四枚佛指舍利。
其中前室为阿育王塔第四枚舍利,中室为汉白玉灵帐第二枚舍利,后室为八重宝函第一枚舍利,密室的是五重宝函第三枚舍利。4枚中只有一枚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称之“真身舍利”或“灵骨”。其余三枚则称之为“影骨”。但“影骨”也称之“佛指舍利”,并受到与真身舍利相同的供养。
经鉴定,密室中发现的五重宝函第三枚佛指舍利为佛陀真身舍利(又称灵骨,此次赴台湾供奉的即是此枚);第一、二、四枚舍利为影骨舍利。
真身佛指舍利(灵骨)亦称“第三枚佛指舍利”,发现于1987年5月10日。因担心在遭遇法难时被毁,此枚舍利被秘藏在地宫后室正面墙根下的泥土中。舍利为五重宝函所包裹。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锈迹斑斑,呈深褐色。第二重宝函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45尊造像,所以被命名为“四十五尊造像顶函”。函身东侧下方錾刻有“奉皇帝敕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第三重宝函是一檀香木函。木质已朽,其顶及函身都有银质雕花包角。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着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玉棺之内供奉的舍利就是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为左手中指)。指节其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
第一枚佛指舍利(影骨)发现于1987年5月5日凌晨一时。位于地宫后室的它是所有四枚舍利中受到最隆重礼遇的一枚,一共被八重宝函所包裹。依次为(从外向内数):第一重宝函是银棱顶黑漆檀香木宝函。第二重宝函是鎏金四天王顶银宝函。第三重宝函是素面顶银函,函顶和四面雕刻有佛像。第四重宝函是鎏金如来说法顶银函。第五重宝函是如意轮观音顶金函。第六重宝函是金筐宝钿珍珠装金函。第七重宝函是金筐宝细珍珠装珷玞石函。第八重宝函是宝珠顶单檐四门金塔。在金塔塔基上立一银柱,佛指舍利便套在银柱之上。这枚指舍利是四枚舍利中外表最美好的一枚。
第二枚佛指舍利(影骨)发现于1987年5月9日,位于中室。这枚舍利供奉在一座汉白玉灵帐之中。灵帐如果可称宝函的话,则是地宫中最大的宝函。它高164厘米,约与人等高。灵帐造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汉白玉灵帐中空,内置一顶铁函是第二重宝函;铁函之内鎏金双凤银棺是第三重宝函。第二枚佛指舍利即在其中。
第四枚佛指舍利(影骨)于1987年5月12日在地宫前室发现,供奉在三重宝函之中。第一重宝函是汉白玉制阿育王塔,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尖组成,塔身着彩。第二重宝函是塔式铜精舍,极精致、结构亦极复杂。第三重宝函是银棺,银棺上刻有佛弟子及迦陵频伽鸟,棺下为沉香木雕花棺床,第四枚佛指舍利即在其中。
延伸阅读:舍利
科学仪器下惊现应县佛牙舍利的神奇性
各种佛舍利图片
《神奇舍利子》
“舍利”漫谈
佛指舍利到港 6万人瞻仰盛况空前
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的时代教化(zz)
山东汶上县大宝相寺佛牙舍利
广州华林寺珍藏21粒罕见释迦牟尼舍利
看到舍利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