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禅国际__您我的精神家园
发新话题

本期专栏:真正学佛

本期专栏:真正学佛

净业三福,第一是孝亲,孝养父母;第二是尊师,奉事师长。师长是谁?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师长。如何奉事?向老师学习,学得很像就是奉事。菩萨、罗汉、历代祖师大德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他们是我们的学长,他们修学已经有了成就,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模范,他们做佛的助教,我们依他与依佛没有两样。而他们所依靠的是经典,所使用的教科书决定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他们只是将修学的经验与心得为我们说明,与我们共享,如是而已!而自己修学有无成就,印祖讲:“这完全在自己的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儒家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格物就是真正做功夫。物是物欲,格物就是放下对于五欲六尘的贪恋。我常勉励同学,要想真学佛、真有成就、真有把握往生,必须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包括是非人我)。若真能放下,烦恼习气就去了一半,智慧就开了,听经闻法就能有所体会。惠能大师见五祖时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而凡夫则是心中常生烦恼。虽然学佛法,却未能得其功德利益;若得到佛法的殊胜利益,决定是烦恼轻、智慧长。

  我常讲,对一切人事物有控制、占有的念头就迷了,这两种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或者是住持佛法,他也是为正法久住,为利益一切众生,决定没有自私自利,所以不生烦恼,只生智慧,对人事物决定遵守佛陀的教悔。佛陀为我们讲的多半是原理原则,我们一切作为总以此为标准,就不至于太离谱。

  佛法讲用真诚心。烦恼不断,真诚心不能现前,也就是要去除、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才算有一点诚意。印光大师讲,若能得两、三分的诚敬,就能得两、三分的受用。从此基础再将功夫逐渐向上提升,境界愈来愈佳,就会法喜充满!

  学经教的秘诀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是选定一部经典,每天读诵学习。我们现在依《无量寿经》修学,每天念五遍、十遍,这是做预备工作。要真正修学,就要把《无量寿经》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依经中之教训修正身、口、意三业行为。经中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真诚的流露,这是修行。

  《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是不要把世间一切众生的过失放在自己心上。六道凡夫喜欢把别人的过失、一切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让自己的心变成垃圾筒。而心已经变成垃圾筒了,身还会健康吗?心有严重的染污,身受到影响,身体就不健康。所以,佛菩萨决定不把一切不善放在心上,要使自己的心纯净纯善,净生智慧,善生福德,因此他的智慧、福德天天增长,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所以,生活就是修行。处事待人接物中,佛菩萨是用真实智慧,用真诚、清净、平等心,表现的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做依靠;换言之,慈悲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的表现;内真诚清净平等觉,外显示的是一片慈悲。慈悲就是爱心,是清净平等觉悟的爱、无染污的爱、无执着的爱、无分别的爱。以此心过日子,处事待人接物,就与佛菩萨相应,这就是真正学佛。

  (节录自净空法师讲述之“劝学”21-193-02讲于2003/10/24澳洲净宗学院)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TOP

发新话题
最新文章
最佳文章
【封面】 【电子禅堂】 【电子禅手机图片展】 【电子禅趣小剧】 【电子禅最新】 【赞赏】
Since: 2001 站长:韩孝勇(大象) 共享版权:CC BY 4.0 法律顾问:薛永谦律师
中华人文学会有限公司【电子禅工作室】 地址:华藏世界海-娑婆世界-中国香港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电子禅国际 DIANZIC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