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论辑要:太上感应篇(36)
慈心于物。忠孝友悌。
「养志」,就是儒家讲的「立志」,佛法讲「发愿」。我们立志不要为名利,而要立大志「养其彻地通天、胞民与物之志」,即「为法界一切众生尽忠尽孝服务之志」。我们学佛,此生必定要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之志。自己能立如是大志,养此大志,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养志;自己能顺亲,也要帮助别人顺亲。能自行化他,才是大乘菩萨道。
顺亲养志从何处落实?《大学》教给我们落实的纲领是「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家讲的发菩提心。可是我们的菩提心发不起来,什么原因?有障碍,必须去除障碍才行。而去除障碍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所以,落实的首要条件就是真诚,要想真诚必须要格物。物是欲望,欲望有两类:爱欲和嗜欲(嗜好)。你能舍弃这两种欲望,即是格物。欲望的力量非常强大,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但障道,而且障世间一切善法。
佛讲世间的善根,就是所有一切世间善法,其根源是无贪、无瞋、无痴,这是三善根。若你还有贪瞋痴,你纵然做出善,这个善是伪善,不是真善。儒家讲的格物,就是断烦恼。格是格斗,格物的意思是要战胜物欲,用智慧、理性去克服烦恼,这是佛法讲的断烦恼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障碍是所知障,儒家讲的致知,就是要开真实智慧,真实智慧现前才能舍弃所知障。
佛家修行讲求禅定,我们念佛就是用执持名号的方法修禅定。禅定的目的是破烦恼障,心清净了,心定了,就生智慧,智慧能破所知障。我们今天用功的方法是双管齐下,念佛堂着重修定,讲堂着重修慧。但是我们的定慧都不能成就,其原因何在?没有把爱欲、嗜欲断除,所以修一辈子,外表是很像,实质上没有内容,我们的过在此地。
二障一定要断,但断不是那么简单,只能是分分断,断一分烦恼,开一分智慧;断两分烦恼,开两分智慧。圣贤人是凡夫做的,佛菩萨也是凡夫成的,他们怎么成就的?就是每一天都在做这件事情。所以,烦恼天天轻,智慧天天长,这就是功夫,就是进步,这也是当年方东美先生教给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世间凡人是享受不到的。烦恼轻,智慧长,对于宇宙人生的道理与真相,愈来愈清楚。你不管是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能享受真实、幸福、美满、自在与安乐。这是过圣贤人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我们养志要养这种志。
所以,能顺能养的根源在于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认知,在佛法讲是对一切众生佛性、法性的认知。可是这个认知得来不易,所以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亲近善知识,其目的无非是借重他们的经验与修持,帮助我们觉悟、认知而已。因此,功夫只要得力,不必要很高,就能生死自在,前途一片光明。
注解讲不孝有「小不孝」与「大不孝」,小不孝有四个原因。第一、娇宠,娇生惯养易形成小孩子悖逆的个性。所以,要让他体会到「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决不能骄纵他。对孩子的要求要分别,他的合理要求可以满足,但不合理的要求则要限制。第二、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就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而佛门初出家有五年学戒,就是培养好习惯。第三、纵欲,不知足,人的欲望无有止尽,总不能知足、守分。第四、忘恩记怨。这种人怎么能尽孝、行孝?
这四个因素让我们生活在严重的罪恶之中,《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换言之,我们是生活在罪报之中。所以,认识忠,认识孝,能够学忠学孝、尽忠尽孝,这个世间哪里会有灾难?常言道:「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什么人能如此幸运?孝子、忠臣。历史上这类公案太多了。什么原因?忠臣、孝子的心是纯善之心,纯是爱护一切众生之心,纯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境随心转,恶劣的环境必然变好。
一个人明白了,一个人认真去做,这个人就没有灾难了。大家都明白了,大家都肯做,共业的灾难就没有了。水灾是贪心变现出来的,贪心增长就会洪水泛滥;瞋恚是火变现出来的,火山爆发、核武器爆炸都属于火灾;愚痴是风变现出来的;磨难、不平就引起地震。什么样的念头,感什么样的业报。
所以,真正能够依照佛的教诲,修「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处事待人接物依「礼让、忍让、谦让」,我们的人生过得才有意义、价值,这才是过佛菩萨的生活。因此,一定要从此地回头,才能救自己,帮助别人。
古人说:「知难行易」。行忠、行孝、尽忠、尽孝都不难,而要彻底通达明了「忠孝」之义,实在太难了。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经教,归纳起来就是讲忠孝。
古人常讲:「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是「忠」。一个人没有偏心,大公无私,尽心尽力,就是忠。能行中道、守中庸的人,办事最可靠。
儒、佛经典都教导我们,起心动念要遵循道本。「道本」指大道的根本,就是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之体就是「孝」,一念心性的作用就是「忠」。大道之本,「忠孝」而已。
以《华严经》的经题来说,「孝」即「大方广」,「忠」即「佛华严」,含义无尽深广。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典,就是对忠孝两个字的详细阐发。所以,「忠孝」两个字做圆满了,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如来究竟的果地。个人成圣成贤,家庭和合,社会安详,一切众生都能和睦相处,离开这两个字都做不到,所以这两个字我们决定不能疏忽。
「孝」字的含义包括虚空法界根本的真理,也包括无量无边的事相。「友」与「悌」两个字的内容,包括在「孝」中。从哪里做起?从「爱」与「敬」做起。友悌是对家人的爱与敬。
圣贤教我们「尚同天志」。天神、上帝、佛菩萨之志,全在忠孝友悌。明心见性的人知道一切众生是「我」,起心动念当然是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念头完全断绝乾净了,孝悌忠信、仁民爱物都随顺自然,没有丝毫造作。
中国古代的教学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孔老夫子教学包括四个科目:第一、德行,德行摆在首位;第二、言语,言语是祸福之门,不能不谨慎;第三、政事,类似现代的职业教育,人要有一技之长才得以谋生;第四、文学,可以提升人文的精神生活。
佛家教学也是从伦理开始。佛说:「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所以,无论修学哪个宗派、法门,都以净业三福为基础。净业三福的第一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基础之基础。所以,佛家教学不外乎「孝亲尊师」而已。古德言:「不懂得孝亲尊师,不能尽孝道,是谓悖逆;不懂得尊重老师,不尊重三宝,是谓背师叛道。」古人还讲:「悖逆之人纵然一生修积很多善行,也都是虚的,不能成德。」为什么?因为孝亲尊师是根本,像树木花草的根、干。如果根本失掉了,就像花瓶中的插花,虽然很好看,但几天就会凋谢枯萎。如果一个人的修学深植根本,当前即使遭遇困境,穷途潦倒,也会有生机。因为他懂得孝敬,孝敬就是生机;有生机,就能改过自新,成就德行。
最后,若父母亲不在世,要常念父母恩德,激励自己好好修学,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生活行持,要与佛菩萨、圣贤的教诲相应;并能以纯善的心、纯是爱人的心、纯是帮助别人破迷开悟的心,落实在生活、工作中,以此功德回向,父母才受用。若父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帮助提升品位;若不幸落入恶道,可以此功德帮助父母超生。
>>>续载中…
(此《太上感应篇》讲记取自净空法师启讲于1999/5/11新加坡净宗学会,「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