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笑话汇之烟酒篇
《民间笑话之烟酒篇》
2014年末,我在深圳北大医院作了个小手术。手术的先天体检后,我第一行动就是到室外去腾云驾雾,这时一位护士过来规劝我,说吸烟咳嗽会影响手术,我顺从地拈掉了烟。这一拈,切断了我几十年的烟令,时间一长便与香烟失去联系,后来被烟神遞夺了烟籍,贬为庶民。
我吸烟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在学校兼管事务,出于招待礼节与烟酒建立了联系。八十年代在进校学习班,八分钱的羊群烟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想听故事就得拿烟来换。九十年代打麻将,手不顺拿烟薰,一晚上一盒烟撑不到天亮。进入新世纪,天天把减烟戒烟挂在嘴边,戒来戒去,还是把一天一盒减到了十天一条,就这样一直拖到了手术刀的最后通谍。
烟和酒一对难兄难弟。“烟酒不分家”说明关系密切,“研究研究”则有待研究。酒作为文化支柱产业,其流传久远仅次于茶文化,但比起烟来要有更深的渊源。从古代关公的温酒斩华雄,武松的醉闯景阳岗,到现代李玉和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杨子荣的今日痛饮庆功酒,多少英雄豪杰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文人的代表李白被誉为“诗仙”“酒仙”,更是把诗与酒相提并论,一语双关。倘若无酒,历史的文治武功如何表现?
反过来观烟,则史无定案。强虏灰飞烟灭,那是柴烟,与烟草无关。有个瘾君子一到家发现老鼠死了一地,他无力去管,等他过足烟瘾,老鼠一个一个活蹦乱窜,那功劳属于洋烟(大烟)。诗人郭小川说:宁要香烟缭绕,不要硝烟弥漫,吸烟是我们光荣的缺点。别看香烟起步晚,但会员广泛,不然为什么东北三大怪有姑娘与大烟袋结缘?尤其现代人把烟酒相提并论,与伟人寿命关联,说什么“只喝酒不抽烟,总理活到七十三,不喝酒只抽烟,主席话了八十三,又饮酒又抽烟,邓老活到九十三”,这纯属无稽之谈。酒由于年岁大,难免犯过历史性的错误。其中最严厉的处分,就是把酒列为“四戒”的头号战犯:“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源”。以后又翻案平反,频频出现在民间盛宴,只有不酒驾,保你一路平安。
烟则没有这么幸运。先是被林则徐虎门销烟(那是香烟的大哥),再是被剥夺了广告使用权,现在公共场合全面禁烟,五月三十一日定为无烟日,广为宣传。烟不仅被网上通辑,戒烟更成为终极审判。也许随着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烟的地位有待改善。
吸烟并非万恶之源,戒烟并非万全策之全。况且烟也有不可代替的优点:
一是提神。有个老农耕地时烟瘾发作,见沟对面他亲家在抽旱烟,便跑过去交谈。他亲家立即把烟扣掉,若无其事片闲传。老农不爽,后来将此事告诉儿子,儿子又告知媳妇,媳妇又责怪其父不排困解难,他亲家恍然大悟,丢了颜面:那时我烟瘾犯了在抽花叶,岂能让你公公看见笑话咱?
二是益寿。记者问八旬寿星长寿秘诀,他说一不喝酒二不抽烟。记者还没记录全面,屋里怨声载道骂声连天,问是何人在叫喊,老者说是他老父亲,没有烟酒便提意见。
三是省钱。俗话说,一辈不抽烟,对不起老祖先。三年不抽钱,省个毛驴钱。有对夫妻,家境贫寒。丈夫买一块钱,妻子攒一角钱。眼看没钱过年,妻子把攒的二十元零钱买了年货度过年关。丈夫深知吸烟费钱,过年后就戒了烟。眼看又到年关,让妻子取省下的烟钱,妻子作了难:因为买烟没花钱,所以钱箱还是素面朝天!
故事没完,择日再谈。